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看时事

减负“猛药”,敬民便民

  阮蓓茜

  治理层出不穷的“奇葩证明”,有了一剂猛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确实,在过去一段时间,“奇葩证明”让办事群众叫苦不迭:领养老金,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找工作,单位让开“人品证明”;住院报销,被要求开“摔倒证明”;还有那个天大的笑话——证明“你妈是你妈”……

  诚然,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一些证明,合理也必需。但确有一些“证明”是画蛇添足,明明可以由政府部门内部信息共享来解决的问题,却偏偏让办事群众“绞尽脑汁”“跑断了腿”。而且,有些证明的存在,也找不到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多是办事部门出于自己方便或者怕担责任,而向办事群众提出的附加要求。如此折腾,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也容易滋生“跑关系”“托路子”的灰色空间。

  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无敬民之心,则无便民之举。说到底,“奇葩证明”的出现,根子还是在理念上。信息化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无限可能和便利,政府各职能部门只要打破信息壁垒,建设切实可行的信息共享平台,就可以有效减少开具证明的种类和环节,让基层群众办事少跑腿。问题的关键在于,职能部门是否真正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多从办事群众的角度考虑,而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简政放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谓任重而道远。说到底,清理“奇葩证明”也正是检验简政放权成色的一张试纸,只有在权力做“减法”之外,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顺应百姓需求,群众的获得感才会更多,共享的改革红利才会更丰富。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6 减负“猛药”,敬民便民 2015-12-01 4087182 2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