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观天下

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难在哪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今日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会议,并将阐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来自195个国家和欧盟的代表聚首巴黎,旨在努力达成一项“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确立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框架。

  回顾近年来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和利马举行的一系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许多人的感觉是全球气候谈判怎么那么难,一直都谈不完?而类似的困难预计仍将出现在巴黎。

矛盾:

法美会前显露分歧

  气候谈判难在哪?最新的例子是在半个月前,会还没开,主办国法国与美国就对今年大会可能达成的协议是否应有法律约束力,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11月1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今年年底可能达成的巴黎气候协议不会像《京都议定书》那样是一个条约,也不应有约束力。针对克里的表态,法国总统奥朗德12日发表讲话说,今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可能达成的协议应有法律约束力,否则就意味着无法促使相关国家履行做出的承诺。

  《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该议定书使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12日也表示不认同克里的观点,并指出克里应用“更恰当的表达方式”。法比尤斯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的一些建议应产生实际效果。

  不过,与此番的中气不足相比,美方不久前的表态要冠冕堂皇得多。11月9日,美国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说,奥巴马将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并将推动巴黎气候协议“做三件事”。首先,纳入各国自主贡献目标;其次,鼓励各国以透明的方式及高问责标准进一步减排;第三,动员金融和技术力量支持低碳发展及气候适应,尤其是在最贫穷、最脆弱的国家。

  奥巴马当天还开通社交媒体脸谱账号,第一条帖子是他在白宫讲话的视频,呼吁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是奥巴马希望留下的“政治遗产”之一。奥巴马政府已承诺,到2025年,美方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26%至28%。不过一些气候专家认为,凭美国的技术和实力,这一减排目标力度不够强。

焦点:

如何落实“共同

但有区别的责任”

  近年来,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和利马的气候谈判中出现的困难,会出现在巴黎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这个困难简言之,就是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原则,意思是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在具体担负的责任上应有区别。比如谁应减排多少温室气体,谁该出多少钱,都适用这个原则。但一到区分责任的时候,困难就来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近日就表示,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预备会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的分歧主要是针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如何体现。

  在减排方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该机构收到146个国家的减排计划,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据全球绝大多数份额。这些国家的减排计划加在一起,到本世纪末地球气温的升幅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估计还会达到约3摄氏度。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官方网站仍提出以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为目标。这中间的差距怎么办,是一个巨大难题。

  这时要区别考虑的因素就不只是当前排放量,还有历史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科学研究显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长期存在并发挥累积效应,西方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间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约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但发达国家会不会在巴黎承诺加大减排力度,还要看谈判结果。

  在资金方面,各国曾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协议,到2020年时发达国家应实现每年提供总计1000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是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今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这一资金总额还只有620亿美元。试想5年后发达国家如何兑现每年千亿美元的承诺,人们会拭目以待。

根源:发达国家立场偏颇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所以备受瞩目,缘于它可能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援助,帮助后者应对气候变化。然而,经合组织今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和2014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资金分别仅有520亿美元和620亿美元,距离承诺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发达国家在上述气候资金方面“耍花招”,比如将原有的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项目包装一下,就号称是提供了气候资金。这种行为让援助资金实质上“缩水”,起不到应有效果。发达国家是否会在巴黎实诚地递交付款清单,也要看谈判结果。

  可以看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两大难点——“减排”和“资金”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类似,那就是在一个群体中分配干活和出钱的任务不是件容易事儿。此外,一群人在议事规则上达成一致也不容易,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这同样是个难题。

  气候变化谈判不像联合国大会投票那样依票数多寡通过决议,而是要获取全体参会方的认可才能达到满意结果。但世界如此大,各国的国情和诉求各不相同,这是谈判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仍在官网提出,所达成的协议要有“普遍性”,即让所有参会方缔结协议,并适用于该协议的所有签署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能否满足各方所愿,就要看参与谈判各方的诚意了。

  各方谈判势必不会和风细雨。部分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刻意回避自身的历史责任,片面强调每年的排放总量这个单一指标,企图将减排责任转嫁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种有失偏颇的立场给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不小困扰。

  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自1850年以来的历史累积排放占全球的比重为11%,远低于美国的27%和欧盟的25%;中国的人均历史累积排放更是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达国家应如何履行援助承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援助的规模与来源、发达国家是否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等议题,将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表率:中国传递绿色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供气候变化资金、减排进展定期审核等焦点问题上,中国一再做出了表率。比如,今年9月以来中国陆续宣布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每5年全面盘点减排长期目标总体进展等举措和主张,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召开注入了宝贵动力。

  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中国宣布建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

  中国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高度重视,充分展示中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据了解,与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与有关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共同推进巴黎协议谈判进程等交换意见。

  此次巴黎大会是以世界各国自下而上提出的自主减排的目标为基础的。会议召开之前,今年中国已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并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为巴黎大会的成功召开和各国凝聚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以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向世界传达出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获得广泛赞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日前在一次记者会上回答“哪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称榜样”的问题时指出,中国采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确定,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也对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计划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以抑制国内煤炭需求,范围覆盖电力与重工业领域,这令他印象深刻。中国的增长方式朝能源密集度更低的方向转变,将对全球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行动:中国力促建新框架

  此次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将要确定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框架。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表示:“因此,此次会议将成为《京都议定书》之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新起点和里程碑。”

  针对会议预期达到的成果,前驻以色列大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永龙表示,谈判能否顺利达成协议,现在还不能打包票。但无论如何,中国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与各方密切合作,推动巴黎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时指出,“巴黎大会达成的协议要平衡处理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各个要素,拿出切实有效的执行手段。”“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指出,在2009年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曾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到2014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比2005年下降了33.8%,而同期内发达国家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在15%左右,世界平均水平则基本没有变化。

  “到2020年中国会超过40%到45%这样一个预定的目标。在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即提高单位碳排放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中国进步的幅度是非常显著的。”何建坤表示,“不论是在参与全球合作层面上还是自身努力层面上,中国都在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并为世界作出显著贡献。”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观天下 00017 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难在哪 2015-11-30 浙江日报2015-11-3000008;浙江日报2015-11-3000007;浙江日报2015-11-3000011;浙江日报2015-11-3000010;浙江日报2015-11-3000012;浙江日报2015-11-3000013 2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