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该提前为文物让路
地铁和文物狭路相逢,让路的必须是地铁,这不光是南京的燃眉之急,更是城市的长远价值所在
地铁该提前为文物让路
赵查理
据报道,因为沿线有183处文物点,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有3处,南京地铁5号线被国家文物局叫停, “暂不同意”,要求对“选线规划设计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
地铁带来交通便利,文物传承千古文脉,两者对市民都很重要。不少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争相上马地铁,大拆大建,就像在模拟沙盘上面作业,整个城市都得为地铁让路,小到行道树,大到古建筑,全部“格式化”。国家文物局叫停南京地铁,叫人舒了一口气,避免了像天津初修地铁那样造成的文物之殇,有的被拆除,有的变危房,前车之鉴叫人心痛。
文物和地铁极难亲密接触,因为地铁需要地下施工,地面可能变形沉降,而且地铁通过时有震动。因此,文物保护法规定,此类基础建设工程,应当报请文物部门进行考古、勘探。同时,古建筑也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个人和城市的记忆,为了追求速度抹煞记忆的零和博弈,并不符合大家的利益。想象一下,一个不善待文物、只有水泥和钢铁的城市,即便技术再发达,也显得冷冰冰没人情味,不宜居。
当前,各地都想办法在地铁和文物两者间保持平衡,南京此次的规划方案也进步不小。可现在依旧残存着一种思维,即认为是文物挡了地铁的路,并以此为前提进行规划,文物不得不退避三舍,只好采取次优保护措施。可是,文物早就存在,地铁才是冒昧的闯入者,是它堵塞了文保之路。南京地铁1号线2005年运营,到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只用了10年时间。而罗马为修建地铁,提前考察论证10多年。对比之下,文保短板一目了然。
在文物面前,地方政府只有相对克制,才有可能实现平衡。但在政绩冲动面前,文物常常首当其冲被牺牲,国家文物局和民众根本拦不住。如何让法规和民意提前,也是南京地铁规划修改的应有之义:一是要有耐心,别为了追求工程进度降低文保力度,像杭州地铁工程那样,在新方案中提前为183处文物让路。二是别断了文脉和记忆,认真听听民众的说法,充分的讨论才能博弈出完善的方案。
地铁和文物狭路相逢,让路的必须是地铁,胜出的应该是文物,这不光是南京的燃眉之急,更是城市的长远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