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法律服务中心畅通维权渠道
公平正义走进万家
开栏的话: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过去的5年,是浙江磨砺前行的关键时期,在全省政治社会领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值得深刻铭记的事和人。在“十二五”即将翻篇之时,本报推出《走过“十二五”》栏目,通过一个人或一户家庭的命运改变、一个村庄或一个组织的发展变迁,回眸过去5年浙江在政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取得成就,激励更多的人继续满载愿景和希冀,向“十三五”进发。
本报讯 (记者 丁谨之 县委报道组 周广芬 陈传敏) 每天上午8时30分,庆元县城兴贸路50号就会准时“开张”。尽管这里不外售热腾腾的早点,但向弱势群体免费提供的法律援助一样暖人心房。
为解决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群众寻求法律服务不便等问题,2009年5月,我省在庆元试点成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
弱势群体的“保护伞”、社会稳定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法律超市”……6年来,法律服务中心赢得诸多赞誉。如今,集法律服务和化解社会矛盾功能于一体的法律服务中心,正引导群众从“有事找政府”向“有事找法律”转变,使法律服务的暖阳,普照千家万户。
11月20日上午8时许,10多名群众在法律服务中心门外排队等候。“听朋友说,这有个法律服务中心,我来申请援助。”“工钱总是要不回,我想请人出出主意。”……言语间,饱含对“公平公正”的向往。而这正是法律服务中心秉承的工作宗旨之一,显示在接待大厅的电子屏上。
步入大厅,法律援助室、法律咨询室等依次排开。工作室边的锦旗,汇集了百姓的真挚谢意,也记录着法律服务的惠民故事。
其中一面锦旗的赠送人,是张村乡南阳村村民范德金。范德金在伐木中,不慎滚落山坡,导致多处粉碎性骨折,雇主拒绝赔偿。无助的家人来到服务中心寻求援助,在法律工作者叶光平的帮助下,范德金的家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执行,最终获得医药费近17万元。
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由此得到保障。2010年,服务中心为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军人军属开辟“绿色通道”,取消了经济收入、工作环境等前置审查,使这3类群众更便利地享受服务。今年以来,法律服务中心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57起,涉及金额128.7万元,欠薪均足额要回。
法律服务中心的目标,除了保证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还着力促使基层百姓享受平等的法律资源。
早在2013年,叶光平便拥有一个新身份——乡村法律顾问。随着他进村入户的脚步,法律服务中心也延伸到百姓的家门口。2014年年初,他多方调停,解决了下坞村换届后前任村干部不愿转交公章、账目的难题;2015年10月,他屡次走访,缓解了李村村两名村民因责任田划分引起的激烈矛盾;2015年3月起,他又为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审查而奔忙。
“村民觉得法律顾问更专业,所以对他们更信任,调解成功率也特别高。”村干部们说。如今,乡村法律顾问已覆盖全县所有353个行政村(社区)。今年1月至10月,中心的乡村法律顾问共向12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法制宣传30次,帮助修订720余份村规民约。
2013年,中心不仅将法律服务送到农村,还启用法律服务中心的“网上窗口”——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该平台设有政务公开、法治宣传等22个栏目,可查询相关政策、法规,还公布18家基层司法所干部的联系方式,群众不仅可在线留言,还能直接电话交流。2015年1月至11月,平台已接到电话1400多个,发布信息800多条,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1300人次,回访当事人的满意率达100%。
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法律服务中心还将县级司法行政的各项业务进行集中整合。现在,群众只要走进中心大门,便可在一个窗口,享受公证服务、纠纷调解等各类涉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