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东方葵”艺术大展将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

许江,守望心中那片葵园

  本报杭州11月24日讯 (记者 吴孟婕 通讯员 张方颖 刘杨)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东方葵Ⅱ——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许江艺术大展,将于2015年12月3日至2016年2月28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本次展览分为4个主题板块:“俯仰-共生”、“重屏-东方葵”、“层览-葵平线”及“综观-百塑百葵”,共展出“葵园”主题的大型油画作品60余幅、系列水彩作品百余件,以及一系列大型雕塑作品,其中不少是2015年的新作。

  2015 年 8 月,嘉兴南北湖,台风“灿鸿”肆虐后的葵园,迎来了一位自称“葵农”的写生者——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整整一周,每天凌晨5点,乘着微熹,他将画架铺开,眼前的葵丛一片狼藉,如墨团般凝重,那依然挺立着的几株,是台风过境、大地苏醒时的哨兵,寂然守望。身处这样的现场,他觉得自己仿佛化身为葵群里的一株,成为了用肉身与风暴搏斗的见证者,那是怎样的勇气和顽强!在这位曾一度痴迷于“废墟”的画家笔下,东方之葵始终以群像出现,不管是挺立还是倒伏,不管是横生还是错峰,褪去了灿烂的颜色,但却都有挺直的腰杆,成为一代人痛苦亦坚守的“盛墟”。

  “这些年,美院的校园里也种向日葵,但总是少了一分苍凉和震撼。”不久前,中国美院3000余名师生集体学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临近尾声时,报告主讲人许江又一次提到了他钟爱的葵:“生日时,学生送了我一大束向日葵。我把一半带回家,插在清水里,第二天就蔫了;另一半在工作室滚烫的热水里,20多天后还盎然怒放。或许葵就应该生长在艰苦的地方,以坚强和理想不断铸炼自己。”

  在台下这些热爱文艺的90后年轻人的字典里,“葵”是一种念起来都满口清风的植物。葵园也是许江的灵感“缪斯”,但他久久地凝视葵向日的花盘,沉思葵自身的成长,为其赋予了一层黄钟大吕的气质和追索生命的境界。

  从48岁到60岁,许江画葵已有12年。

  2003年8月的一个黄昏,在马尔马拉海附近的小亚细亚高原上,他与一片广袤的葵原“不期而遇”。那一刻,是许江葵园记忆的起点,也是他后来无数葵园意象的家园。“画葵也是画人,就是画向阳花开的我们这一代人。”许江说,他要通过“葵”这样一个曾经浸泡着青春记忆的意象,来记录,来发问,来抒怀。

  许江的葵与世人见面,始于9年前。

  2006年,他携《葵园十二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题为“远望”个展,此后,葵园又先后经历了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的国际巡游。2014年,“葵园”系列以“东方葵”为题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受到海内外艺术界同仁的广泛关注。

  即将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东方葵Ⅱ”,是葵园系列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总结性展示,从小亚细亚高原的“远望当归”,到内蒙古雪原的“沧桑如醉”,从象山葵园的“重生之炼”到阿尔泰荒原的“群葵即人”,再到嘉兴南北湖的“此在即诗”, 许江与数位硕、博士生系统梳理出5个葵园发生现场和展示现场,将以文献展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走进许江的画室,作家余华“百感交集”:“向日葵是我们共同的一个记忆,是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一个意象……很多年过去,终于有一个人让我们的向日葵复活了!”与许江同龄的评论家孙歌,第一次看到东方葵时就产生了共鸣:“葵以它们的微不足道组成了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在那个时代里演绎出历史的浑厚与坚韧。”

  12年来,许江如农夫般在画布上劳作,谱写出一首葵园深处的精神史诗。他也在不断地问自己,葵平线的另一边有什么?风景的背后是什么?这一次,他希望有着葵园记忆的同龄人、“葵”展曾经的观众和读者们,一起来找答案。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许江,守望心中那片葵园 2015-11-25 4082015 2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