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有效投资,
供给侧改革的开山斧

  王国翔

  供给侧改革已然成为热频词。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8日,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时再次强调:“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此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也首提“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可见,供给侧改革日渐勾勒出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新思路。

  需求侧理论我们大多耳熟能详。经济出现过冷或过热时,我们习惯性地采用积极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计划手段来“刺激提振”。但日积月累,不但刺激效果日渐式微,而且经济结构失衡加剧、经济运行难求平稳。

  供给侧改革另辟蹊径,着眼于供给端来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自然呼之欲出,成为必然选择。正是目前存在的供给侧质量、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令宏观调控“投鼠忌器”、“左右为难”。广义货币(M2)已突破130万亿,却难以支撑60多万亿的GDP,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还普遍“喊渴”、“喊贵”。从1990年至2014年,中国M2总量增长80倍;同期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1990年的1516.21元增加到2014年的28844元,增长了19倍。“钱去哪儿了?Mckinnon研究提出的M2/GDP金融深度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给侧存在的效率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改革创新、简政放权、制度供给、激发活力等手段,破除“供给约束”、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供给水平和有效利用,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当下浙江,哪些举措需要重拳出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

  “腾笼换鸟”就是供给侧改革。浙江省50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涉及175个行业、24万多家企业,但“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多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排放污染却不少。“低小散”、“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挤占大量资源,通过拼价格、拼成本求得喘存空间,却使得全社会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供给约束”。“腾笼换鸟”必须针针见血、刀刀见骨!坚定不移地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给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腾地儿,腾出供给新空间。

  “五水共治”就是供给侧改革。实现五水联动治水,产业联动治水、科技联动治水、区域联动治水。通过治水倒逼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全省电镀、印染、制革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已关停2219家,整治提升3465家;22个特色污染行业整治关闭3108家,整治提升6403家。此间爆发的新供给更不可小觑。举例说,“五水共治”需要铺设大量管子。以前的管子都是“沉默”的管子,如果我们能把管子做成“管用的管子”,在管液流向发生变化、管压达到临界、管道发生裂隙泄漏之初能及时预警,采取关阀、释压、交通组织等措施,灾难是可以避免或大大减轻的。

  “两化融合”就是供给侧改革。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等多个方面进行融合,衍生创造出新的供给,迎来灿烂“艳阳天”。以“五水共治”为例,在研发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将迸发无限商机。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节水和减排,利用传感器产品加强水资源监测、排污监控、洪涝预警、清洁生产、水环境治理等等,都具有良好的现实需求和应用前景。

  应当看到,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天生的标签。投资,能直接拉动需求,是“三驾马车”中最能“扬鞭奋蹄”的快马;但有效投资,直接形成有效供给,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山斧”,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就是后天的供给。因此,有效投资,一头连着需求端,一头连着供给端,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的最佳利器。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扩大有效投资必须“高歌猛进”、“高举高打””。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改委)


浙江日报 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00002 有效投资,
供给侧改革的开山斧
2015-11-24 4079026 2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