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前程

培养有竞争力的医务人才

温医大:注重责任感教育

  通讯员 官仲章  记者 陈樱之

  医学专业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高低,不仅事关自身成长,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是怎样炼成的呢?

  作为浙江省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本科院校,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左右,在全省和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今年6月,学校荣获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毕业生在卫生系统深受肯定。取得这样的成绩单,该校认为主要源自学校注重社会责任感教育,并进行了全面的职业发展指导。

  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全程

  为使医学生具有“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温州医科大学坚持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渗透医学教育全过程,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开设《生命教育》、《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意识。课堂教学之余,该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命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医学生宣誓仪式、解剖课开课仪式、遗体捐献仪式、遗体捐献者追思仪式、实验动物默哀仪式、护士授帽仪式等具有医学特色、对医学生成长有着特殊含义的仪式文化,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

  强化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是思想认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学校通过建构“一年级到基层卫生机构、二年级到县级医院、三年级到城市综合医院”的三级学生医疗实践训练体系,引导学生早期接触实践、接触临床、接触病人,以此深化医学生对社会和患者的责任认同。学校还积极构建医学生医德实践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让这种意识成为深远的内在自觉。通过“读经典、析案例”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将“大医精诚”的品质内化于心;通过“践医道、行大爱”的过程,让学生参与“生命相髓”“血液银行”“明眸工程”“微笑联盟”等文化品牌活动,做到外化于行,促进知行合一,提升医学生的医德修养。

  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育人成效和社会效应得到了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温医大学子从一名在校医学生、成长为患者及同事普遍认同的医务工作者,从一名单纯的志愿者、成长为骨髓捐献、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的推广者,践行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该校学生或毕业生已有7名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无偿献血231万毫升;“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温医大学生在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在各救治医院进行陪护、心理安抚等工作。

  就业指导与人生发展融合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温州医学院着重围绕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深化就业指导服务,扩大覆盖面,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新生入学始,学校便为之搭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国际化交流等各种能力培养平台;面向本科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创业意识开发和实战演练》等多种就业相关指导课程;将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团体咨询和“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相结合,深入开展“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开展“明日职场之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好就业直通车”讲坛、就业指导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内容涵盖招聘会、面试指导、简历写作、公务员考试辅导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将就业创业指导与人生发展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浪潮下,学校专设创新创业奖学金,重点鼓励基于创新基础的创业;进一步调整创业园入园政策,对具有创新基础的创业和互联网+创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引进社会专业师资力量,在人文、管理等非医学类学生中开展创业普及性课程教育、实战型创业精英培训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力促学生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创业。


浙江日报 前程 00024 温医大:注重责任感教育 2015-11-24 4078109 2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