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家训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家风家训,老雕板上展芳华
本报东阳11月19日电
记者 徐晓恩 徐贤飞
市委报道组 刘小红
历史浩瀚的烟波,拨开尘封的迷雾,我们总能找到几颗遗落的珍珠。
在东阳中国木雕博物馆里,317块刻有家规、家训的铭辞雕板,被重新从破落老屋、古玩市场拾掇出来,重显芳华。游客们时常在馆内一逛就是半天,对着一条条家训,三省己身;许多前来参观过的党员干部说,这些名言警句,是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更是“修身”、“齐家”的典范。
一个木雕馆里的317块老雕板,为何有这般的魅力?今天,我们走近它。
百家家训,藏于一馆
东阳木雕是全国四大木雕之首。去年建成的东阳中国木雕博物馆,位于东阳城郊,是当地首个“国字号”博物馆,馆内展示着中国木雕发展演变过程和木雕精品。
“这些老雕板,既体现了传统木雕雕刻的精湛工艺,又是传统文化的很好载体。为了增强博物馆的教育引导功能,我们专门建起了家训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荣军带着我们走进展馆,边避让着身边沉思的游客,边小声地跟我们介绍道。
陈荣军说,东阳木雕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古人常把家训雕在抬头即见的门楣上、花窗上。东阳市去年年初开展了“去陋扬善”核心价值观活动,在全市开展“学家训、写家训、晒家训”活动。受此启发,他们试着收集了几个雕有家训、家规的老雕板,陈列在博物馆里,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今天并不是周末,但家训馆内的游客有两三百人,有人拿着纸笔做记录,有人索性用手机逐幅拍摄下来。
李旭升来自金华市区,我们观察他,已经在一块家训雕板前站了半个多小时。家训上写着:“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明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
“字字珠玑呀!我是越玩味,越觉得深刻。对照家训自省,作为我个人的修养,可以学习的太多了。”李旭升说,妻子前两天刚来过家训馆,他是早上跟妻子吵架后,应妻子要求到木雕馆里学习的。人到中年,家庭、事业的负累,让他脾气越来越差,“我老婆让我来面壁思过”。
陈荣军介绍,博物馆现在展出317块刻有家规、家训的铭辞雕板,大多来源于古祠堂和住家厅堂,以明、清时期为主,内容涉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华社稷繁荣、家庭和睦的道德准则。
记者看到,有些家训极其简洁,像“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事耕”、“寡欲养身之本,慎言远害之本,节欲却病之本,清谨当官之本”等,但透着极深的哲理。在这些精美的木雕前驻足,情不自禁地会被吸引,忘记了时间。
然而,深邃的哲理能吸引成年人,一些小朋友们却不太看得懂。为了让家训代代相传,陈荣军他们还动起脑筋,专门制作以卡通人物形象为主题的“漫画家训”,满足小游客们的需求;馆内还配置了可容纳近百人听课、学习的“八德讲堂”,方便老年游客慢慢欣赏。
精神财富,浸染于心
东阳自古以来就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在这里,“明礼重学”“耕读传家”的古训、木匾或石刻高悬老宅门楣,随处可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家风、家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去年3月,东阳市开展系列“好家风”建设,东阳木雕博物馆家训馆就是其中一项内容。他们想通过东阳木雕——这个东阳人喜闻乐见的传统工艺作品,激化人们心中向善向美的力量,重塑社会主义价值观。
“现在重提‘家风’,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对规矩的遵守。”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楼守威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重新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就是想让人们在好家风中“内化于心灵,外化为行动”,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东阳建木雕家训馆,倡导核心价值观,引起了中纪委网络中心的关注。中纪委网络中心相关领导到东阳木雕博物馆“家训馆”进行现场指导,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天,在馆内忙碌的还有东阳市纪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忙着以“小家训,大规矩”为主题重新布置调整展馆。重新布置后,家训馆还要被搬到中纪委网站上去,全国人民都可以全景浏览。
楼守威说,这已经是家训馆的第二次扩展了,起初家训馆里只有73块铭辞雕板,可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说不过瘾。于是,家训馆就开始第一次扩展,从73块老雕板,增加到164块;后来被中纪委网站看中后,为更好地丰富内容,实现互联网呈现,我们又增加了100多块,达到317块。
现在呈现出的内容相当丰富,有“渊源有自”、“修身有德”、“齐家有道”、“治国有方”、“风纪世家”、“八德讲堂”、“家训故事”等多个部分,既有以卢宅的主人雅溪卢氏、吴宁厉氏、岘西杜氏、玉溪程氏等九大家族为代表的东阳著名家族的家训,也有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匾额;除了原汁原味的古代木刻板,东阳又增添了60多块融入现代技法的新刻板。
“清谨乃当官之本,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东阳市工商联副主席吴荣明正带着几名干部在馆内参观,他对这句家训念念不忘。他说:“常来看家训,就能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馆里的每条家训都经过了时光的打磨,对我们党员干部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