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给“互联网+医疗”多一点呵护

  郭兴华

  点点手机就能预约医生上门看病。继“打车”“打船”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近日又推出了“叫医生”的服务,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4个城市“试水”。下一步,“约手术”也将亮相移动应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竞相加持的“香饽饽”。在医疗领域,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医疗”也正在用眼花缭乱的方式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除了手机“叫医生”、“约手术”,“微信问诊”、“APP挂号”等服务外,“互联网+医疗”几乎已经覆盖求医问诊的各个环节。“看病难”问题被老百姓吐槽多年,对症“挂号难”、“排队长”“看病时间短”等诸般医疗“顽疾”,“互联网+”正在努力发挥着“药效”。

  不可否认的是,新事物总要经历“蹒跚学步”的“婴儿期”。正如前段时间风波不断的互联网“专车”一样,热闹的“互联网+医疗”也正在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以前面提到的“叫医生”软件为例,这项服务只开展了两天,收到预约2000人次,但实际提供的上门服务只有40余次。活动结束后争议也随之而来:一方面,一些患者认为这种方式噱头大于实惠,靠谱的医生很难“叫”到;另一方面,医生也认为“上门服务”并不适合当前的现状,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定的风险,按照规定,医师注册后,应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实施医疗服务,患者家中不符合此要求,如果患者出现危险,没有医生应答上门,责任该如何界定?此外,应用“叫医生”等软件后,会使本就稀缺的医生资源更加紧张,医院病号早就人满为患,医生再奔波在上门问诊的路上,一天根本看不了几个病人。

  研究机构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软件已超过2000款,但真正能发挥其作用的却少之又少。即使是“线上挂号”这一开展最早的应用软件,至今仍很难满足用户需求,多数挂号网都是从医院挂号系统中分流出来的,不到挂号量的10%。

  细细思量,志在“医治”传统医疗的“互联网+医疗”,当要弄清自己“营养不良”的症结何在。

  在笔者看来,其“病灶”一方面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稀缺性长期存在,提供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往往难以取得支撑自身服务的医生、器械、药品等资源,导致服务运营常常陷入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还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比如患者隐私的保护、线上诊疗的开展边界、医疗纠纷如何处置等等,都让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在“野蛮生长”中举步维艰。客观的现实是,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几乎都没有盈利,如何提供健康长效的优良服务?

  勿庸置疑, “互联网+”的强劲效应给医疗业带来了深刻的巨大变化,“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互联网+”、健康中国、医疗资源联动、分级诊疗等一系列亮点都给“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站在风口,医疗当然要张开怀抱坚定拥抱“互联网+”。但同时,面对“互联网+医疗”的“新生儿”,我们也要多一些有温度的呵护,多鼓起阵阵“好风”,才能让张开翅膀的“互联网+医疗”“飞”得更高,为百姓健康不断带来福祉。

  鼓起“好风”,医疗行业就应该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与互联网企业更多地深度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补,推动惠及百姓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

  鼓起“好风”,相关部门应该在已出台医生多点执业、互联网售药等政策后,出台更多类似政策利好,让互联网医疗这块“蛋糕”变得更大。

  鼓起“好风”,相应的“互联网+医疗”的规范、标准必须尽快制定完善,必须保障好服务过程中的各方利益,以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给“互联网+医疗”多一点呵护 2015-11-17 4069275 2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