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传统木作技艺寻求产业复兴——
“一根藤”,指尖藏乾坤
本报见习记者 丁珊
县委报道组 徐平 通讯员 许光升
近日,天台手工木制品—— 福禄寿纹样屏风,在第七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至此,这件作品的所有人、天台传统文化爱好者沈中明、沈盛钢父子一段历尽5年的寻藤故事才渐渐流传开来。
徜徉在天台的古民居中,时常便会偶遇由藤条演化而成的 “一根藤”木窗花装饰。若是用手顺着木花窗的藤状曲线慢慢绕着,你定会发现这其中的乾坤——无论起点从何处开始,经过一番迂回曲折以后,手指最终仍会绕回原点,而原本坚硬的木头也因此具有了绕指柔般的质感。
这种由一根藤状木条盘曲成不同图案的传统木作技艺,就是“一根藤”。如今,这种失传已久的天台“非遗”项目,经过沈氏父子的收集与传承,正在逐步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有心人,
一路寻访
20年前,天台山脚下的农村,一个孩童踮起双脚,手指顺着齐人高的“一根藤”图案的线条慢慢游走,不断地弯曲、迂回,从终点又抵达起点。这番简单的游戏,是孩童时期的天台人沈盛钢关于 “一根藤”最初的记忆。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形态独特的图案,是起点也是终点的无尽盘回,深深地印刻在沈盛钢的脑海里,也在不经意间左右了他今后的人生选择。
沈盛钢的父亲沈中明原本经营一家汽车内饰品生产公司,六七年前,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位处天台山风景区的30多亩5幢老厂房面临废弃。作为一位文化爱好者,沈中明决定将这里改建成文化园。适逢沈盛钢从英国留学回来,于是,父子二人达成默契,一起踏上了收集“一根藤”作品的寻访之路。
作为台州市级“非遗”项目的“一根藤”技艺曾经风靡一时,大到民间祠堂庙宇、富裕人家的门窗、屏风,小到寻常人家的凳、洗脸架、镜框随处可见。绵延不断的藤蔓寓意常青不老,所呈现出的蝙蝠、“寿”字、蝴蝶等抽象写意的吉祥图腾,寄托着民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然而,因制作工艺复杂,工时长,目前保留完好的“一根藤”也常被收藏者珍贵对待,想要从他们手里“夺”取挚爱,沈盛钢的这番寻藤之旅注定艰辛。
几经辗转,沈盛钢打听到宁波一位老板收藏着一幅“一根藤”的作品,几次登门拜访。原本闭门谢客的袁总,听说这位来自天台的年轻人是打算建个博物馆,便请来工人将办公室的墙打掉,把原先镶嵌入墙的“一根藤”完整交付他手里:“我父母也是天台人,现在算是她也回了娘家吧!”
这些年,沈盛钢像极山间攀援游走的藤,脚步到过天台的大小村庄,也曾漂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现已经收录大大小小200多幅“一根藤”作品。
老技艺,代代相传
走进沈盛钢的“一根藤”工作室,只见六七位匠人神情专注地端坐在工作台前,或凿孔、或锯圆。这些都是目前天台仅有的几位懂得“一根藤”技艺的匠人,因为沈盛钢的缘故重新在此相遇。眼前这位正在画样的徐存铨老人便是其中一位“非遗”传承人。
“东阳雕、天台条”。清末至民国,在天台及周边县市,大到千工床,小到装饰盒,制作“一根藤”的工匠也越来越多,其技艺也是精美绝伦。徐存铨从18岁开始便当起木匠的学徒, “一根藤”木窗花技艺几乎代表当地木工最高水准。
当时 “一根藤”技艺系口口相传,师傅一般不轻易外传。学不到,就去“偷”。徐存铨在大户人家做工时,看到主人家的“一根藤”,就偷偷带上油和纸,将图样拓下来,然后带回来利用工余时间慢慢钻研。就这样,老徐利用这种最笨拙的方法学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一根藤”作品式样。
制作“一根藤”,需经过打样、取材、刨条、凿孔、锯榫头、镶图、复样、锯内圆、锯外圆、修交接、修边角、锉光、打磨、兜框等20多种工序,方能完成。其中最难的,是榫头的衔接,弯曲度大的回弯往往需要五六个榫头,匠人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得有艺术家的素养,能根据宅主的不同要求、房间采光的不同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
当现代住宅鳞次栉比地崛起后,“一根藤”渐渐显得力不从心。上世纪80年代后,徐存铨像大多数人一样转而做其他木活。但出于对“一根藤”的情愫,在日常工作中他大胆使用“一根藤”技艺,常常让人眼前一亮。这也让苦苦寻找匠人的沈盛钢喜出望外,马上想办法把他请了过来。
产业梦,日渐清晰
第七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沈氏父子的作品不仅赢得金奖,还获得了大批古典家具爱好者的追捧。“现在的家具大多是机器生产的,少有手工家具的温度和风情”,购买者的一句无心之言,坚定了沈盛钢走市场化的信心。
其实,对于“一根藤”的发展,沈盛钢早有思考。委婉多姿、起承转合的“一根藤”,呈现出圆满、吉祥的图案,与天台的“和合文化”十分契合。这两年,借着县里打造和合小镇的背景,他和父亲致力于构建以茶之路体验馆、“一根藤”展馆等组成的文化创意园区。由“一根藤”艺术元素衍生开来的生产手机挂件、家居装饰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谋之中。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明辉指出,天台的“非遗”项目近200个,但政府扶持资金并不宽裕,像沈盛钢所在公司这类民间资本的介入,无疑会对“非遗”项目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产业化兴起后,“一根藤”的传承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临别时分,沈盛钢带着我们来到文化园背后的一条村道上。当我们沿着狭窄而迂回的小路,行至一间二层小楼前时,但见到小楼左侧露出一排清代样式的古宅院,斑驳的木墙,倾颓的瓦楞,无一不透露出这里的衰败。沈盛钢熟稔地扒开门前堆放的柴火旧木,6扇采用“一根藤”技艺制作而成的木门立即展露于眼前。
沈盛钢说,以前他曾多次到这里徘徊,但终究没能张口向这户人家带走这6扇木门。他始终期待,今后,随着古宅院保护与修缮工程的进行,能让它们在原有的环境里保持着自己的姿态,真正与周围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而不是孤零零地存在于冰冷的展示柜中。
“或许,这是对它而言更好的归宿。”沈盛钢憧憬着,就像他当初留下“一根藤”时的那番苦心一样,有一天他所制作的“一根藤”也会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