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权力添一抹绿色
绿色发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落实在现实生活中,一草一木都关系到生态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
为权力添一抹绿色
赵查理
种满了香樟、广玉兰、银杏等树木的200亩公益林,在起重机、挖掘机、大卡车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不停地被推倒、锯断、拉走。村民向乡里和林业部门举报后,毁林却还在继续,只好拨打110报警。至此,前后三次被毁的公益林,夷为平地。发生在上海崇明县新村乡新国村外圩的这起事件,更吊诡的是,工头竟称是政府让来的。
林业部门承认毁林“触目惊心”,但恶劣程度超出处罚范围,只能提供协助支持。当地乡政府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顾左右而言他,阻止并驱赶村民的保安也一问三不知。如此暧昧的表现,让民众不得不相信工头的说法,那就是相关部门的涉嫌再三纵容乃至包庇,最终毁了村民身边的绿色。
理应依法护树的相关部门总想着砍树,想留住绿色的民众却无能为力,这样的事情在各地持续出现。南京就曾为建设地铁,将主城区内许多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树砍伐或移走,引起市民强烈不满,掀起“护树运动”。这说明,地方政府的治理方式出现了问题,责任部门习惯将城市当成一个沙盘,在上面规划之后,有一丝不满意就要推倒重来。可是,民众之所以对居住地有感情,就在于熟悉身边的一草一木,它们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却被涂涂抹抹,变成四不像。
为何民众连身边的花草树木都保护不了?我以为这和公地悲剧有关。村边的公益林,路边的梧桐树,都是公共财产,虽为民众提供绿色环境,但并没有建立“契约”关系,容易陷入两种境地,一是少数人无节制地抢占,二是政府对其并不珍惜。如今民众能意识到失去公益林的损失,可政府部门一旦倾向于新的利益诉求,公益林的命运实际上已经注定了悲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落实在现实生活中,一草一木都关系到生态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
故此,在依法处罚毁林者及幕后的保护伞之后,还应该从两方面来化解类似的尴尬。一则,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看得见阶段性成果。如果公益林、行道树和新的规划出现冲突,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做出次优选择,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最差选择。二则,人是城市的主人,他们需要发声和参与规划发展的平台,因此需要以开放发展的理念,建设民主参与的渠道。同时,还要改变目前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将其下放到民众身边,让有话语权的民众更多地参与利益博弈,并推动多赢。
20年时间,200亩公益林,如此轻易地毁于一旦,叫人扼腕。借助治理体系和资源分配的更新换代,将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为权力添上一抹鲜亮绿色,公益林才能百年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