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拜的十三年经商路
黄忠明,男,1982年出生,籍贯浙江义乌,目前在阿联酋迪拜经商,是阿联酋迪拜西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8年开始到义乌亲戚家开的内衣厂做技术打样;
2002年跟随早一步到迪拜的亲戚,帮忙经商负责仓储货运;
2005年被聘为阿联酋迪拜东方之星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
2007年开始自己创办外贸公司至今,一直在迪拜经商,主营中高档婚庆饰品。
一见面,一个憨憨的小伙子,中等个子,有点腼腆地说道:“我的经历蛮简单,事业没有做多大,没啥好写吧?”我解释道:义乌创业潮不是光荣榜,不是给功成名就的大咖立传,而更多是给走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鼓掌。这下黄忠明开始打开话匣子讲述起他在迪拜经商历程。
过阿拉伯语言关
黄忠明的叔叔是较早到迪拜经商的义乌人之一。那时黄忠明在亲戚的内衣厂里帮忙,有一次在迪拜经商的叔叔回国时想请黄忠明去迪拜帮忙他做生意。“男儿应志在四方,我觉得趁年轻应去外面闯闯,于是2003年21岁的我就跟着叔叔去了迪拜。”
黄忠明记得那是2003年9月11日,他第一次踏上这个属于中东的海湾国家阿联酋中心城市迪拜。“我一下子感受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国家,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梦想,但我心里想闯一番事业。”黄忠明知道要想做好外贸生意,必须得过语言关。
开始,黄忠明报了语言学校,但没几天就发现,那复杂的阿拉伯语,从发音、字母开始学,太复杂太难,学起来也太慢了。
于是他开始运用自己的方法学阿拉伯语,他把常用的单词,比如“杯子”这个物品的阿拉伯语下面注上汉语拼音及英语。有3年时间,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就是以这种注音加记单词加读音来死记硬背学习阿拉伯语。
“因为我的语速较快,又带着浓重的义乌口音,刚开始用阿拉伯语和客户说话,他们根本听不懂。”但黄忠明并没有因此不敢开口,而是找各种机会找人去交流。他说因为学习语言太投入,有时候梦境里,自己都在学阿拉伯语了。如今他已能自信地和阿拉伯人交流做生意了。
开第一家饰品店
过好了语言关,黄忠明觉得应当到更大的平台有系统地学习外贸知识,较完整地掌握外贸的各个环节。
于是,2004年底他告别叔叔,来到同为义乌人创办的阿联酋迪拜东方之星贸易有限公司做销售经理,“当时东方之星在管理和创新方面都走在市场的前沿,我想到这里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2005年到2007年,黄忠明踏踏实实在东方之星边干边学,学到了很多经验,2006年底从东方之星离职准备自己创业。
2007年,他与同样在义乌做外贸生意的女朋友结了婚。经过多方的思考和衡量,觉得迪拜是一个很好的经商地方,政局稳定,治安良好,而且有政府的免税支持。
于是夫妻俩商量决定重回迪拜开创事业,他们在迪拜木须巴扎市场注册了公司,主要销售来自义乌市场的饰品。2007年除夕那天,他们第一家展示厅开业了,一楼加上二楼经营面积50多平方米,满满当当挤进了几千种中高低档的义乌饰品。
由于迪拜和国内有4个小时的时差,除夕那天,迪拜的中午已是国内的年夜饭时间了,所以2007年他们在电话里向父母送上的新春祝福,“后来,我们总是尽量回到国内和父母一起过团圆年。”
努力开拓经商路
经营了一段时间,黄忠明发现这样中高低档饰品都经营,看起来可以招揽更多客户,但因为特色不明显,反而客户不多。于是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当时高档婚纱饰品是迪拜市场的一个空白。于是他开始只做高档的婚庆饰品这一个门类。生意较好的2009年,再投资开了第二家门店,长期客户也慢慢增加。
黄忠明说,他现在一年的时间一般2个月在义乌,1个月在迪拜,两边跑,迪拜的店铺有雇员照料。
这些年他的主要客户来自沙特、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等地,一般大的客户都是他带着他们来义乌市场看货、订货、发货,然后货到迪拜后,由他帮着验货结汇等,“大客户主要是做着外贸代理这一块业务,一年下来有13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值吧。”另外一块业务就是店铺的小量批发生意,一年也有1200多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量。
黄忠明说,2013年之后,中东局势不稳,直接导致迪拜的生意转淡,2014年销售额比2013年起码下降了20%。今年在迪拜外贸生意更加艰难,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很多原有的客户转行或关门,一些政局不稳定的周边地区客商就算来了,订货量也大量下降,店铺小量批发的销售额尽管有所回升,但利润也下降许多。
现在迪拜经商的义乌人至少在千人以上,对于他们“老迪拜”而言,一般都不会轻言放弃,“毕竟多年开辟出来的一个市场,一个窗口,我现在正着手开拓迪拜网上销售渠道,在创新和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求发展谋突破,我跑过很多国家,还是觉得迪拜是经商的好地方,在创业路上总会遇到困难,但办法肯定会比困难多。”黄忠明谈到未来信心坚定。
黄忠明总结自己的异国他乡经商路说道:“努力成就梦想,创业改变人生,我相信明天更美好!”
胡梦/文 图片由黄忠明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