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海宁域内就诊率达90.9%

城乡之间,医疗资源流通畅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其中,统筹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让农村居民在养老、就医、就学方面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将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位于长三角南翼的嘉兴小城海宁,“县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早已使得当地市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就医便利。基层医院能做以前做不了的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海宁实施此次医疗体制改革的的题中之义。

  海宁日报记者 贺洁靓 万姗

  最近,70岁海宁人方老伯刚从海宁市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海宁分院)心内科出院,走出病房步履稳健,几乎看不出他4天前才经历过一场“生死搏斗”。在这里,他接受了心肌梗死的支架介入手术,1个小时救回了生命。这样一台手术,放在以前只能转院到杭州、上海,转院路上风险大,医疗费用也会翻倍。

  对海宁市民而言,在家门口动高难度手术、享受大医院的优质服务,已成为现实。这得益于“县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上海、杭州三甲医院人才、资源“双下沉”到海宁,海宁市级医院人才、资源“双下沉”到乡镇卫生院,成功打造市民20分钟医疗圈,基本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目前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0.9%,提前完成医改目标任务。

县级医院,

完成高难度手术

  海宁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起与上海长海医院进行合作托管,心内科是重点合作专科,连续3年派驻专家下沉帮带指导。2014年6月医院引进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后,心内科介入等高难度手术开启先例。

  10月26日,方老伯突感胸口如同被压榨一般疼痛,几乎喘不过气来。送到海宁市人民医院后,医生初步判断老人得的是心肌梗死,这是最危险的心脏疾病,随时可能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

  医生随即为老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显示心脏支动脉阻塞95%,血流几乎无法通过,情况危急。心内科副主任医生张瑜立刻为他安排手术,在DSA的帮助下进行心血管介入安装支架,整台手术持续约1个小时,支架一安上血流就恢复了畅通。还没下手术台,老人的胸痛就完全消失了。

  “以前这样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根本不敢接,只能送到嘉兴或杭州,对于老伯这样的高龄患者来说,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张瑜坦承,“此外像射频消融、安装三腔起搏器等高难度手术,更是闻所未闻,在县级医院根本不可能有人完成。”

  自上海长海医院托管心内科以后,这些高难度手术都能在本地完成,真正造福一方百姓。截至目前,海宁市人民医院已累计完成起搏器植入或更换手术48例,冠脉支架植入100多例,射频消融62例。在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教授胡建的带领下,团队在抢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等重型心脏疾病方面大有长进。

  方老伯的这次手术不仅效率高,而且费用低。记者帮方老伯算了一笔账:他在海宁医院所支付的手术费和住院费是2.5万元,因为参加了失土农民保险,报销后,实际支付8000元。“如果这台手术放在上海大医院进行,手术费4万元左右,保险比例只有50%,这还不包括食宿、交通等其他支出。”方老伯的儿子这样说道。

分级诊疗,家门口看病就医

  在海宁,小病先到社区医院看是很多市民的第一反应,分级诊疗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黄湾镇(尖山新区)钱江村43岁的村民杨美其在镇卫生院里开刀切除了脚背上鸡蛋大小的肿块。“以前不痛不痒没引起重视,后来越长越大,做了CT才知道是囊性肿块,需要切除。”杨美其说,刚开始以为要去市里医院动刀,路上来回起码3个小时,她怕家人照顾不便很担心。

  在镇卫生院,为她动手术的是市中医院骨科专家医师王剑锋,他每周两天到黄湾镇卫生院坐诊、手术,会诊疑难危重病人。半个多小时后,杨美其就顺利出了手术室。见女儿的手术如此之快,陪同前来的父亲杨金姜也把困扰多年的心病告诉王剑锋,经过检查发现肩膀上长了颗脂肪瘤。当天,王医生也给老杨做了脂肪瘤剥离挖除术。

  “没想到这么快,这么方便,多亏了市中医院派来的骨科专家,我们父女俩竟然同一天由同一个医生做了手术。”杨美其心情轻松不少。

  这样的变化是从2014年3月开始的,海宁市中医院与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合作建立尖山分院,成为医疗联合体的典范。中医院每周派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7个专科,11位中高级职称专家下乡坐诊、查房、带教。

  这些医生大多为科主任及副高以上专家,轮流下基层,确保卫生院每天有两到三位专家坐诊,方便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医。截至目前,尖山新区(黄湾镇)卫生院共开展门诊小手术260余例。

  医疗联合体不仅实现了医生上下流动,还推动了病人双向转诊。

  近日,黄湾镇钱江村87岁的邬云宝因胸闷气短来镇卫生院求诊。经诊断,邬云宝得了慢阻肺,肺心病,病情较重,需要转诊市级医院住院治疗。接诊医生齐春红拨通了市级医院电话联系好床位。

  30分钟后,邬云宝搭急救车赶到市级医院,她无需排队挂号,一路绿色通道被直接送到了内二科病区,住进了预约好的34病床。入院后,当班医生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双向转诊,不仅能从基层转到市医院,还能从市医院转回基层。邬云宝病情稳定后,已无需特殊治疗与护理,被转回黄湾镇卫生院继续接受康复治理,中医院定期派医生查房、指导。

  “在卫生院康复治疗更方便,不用挂号不用排队,一天就几十块钱,在市级医院住院一天起码几百元钱。”邬云宝很满意。

  海宁市卫计局局长陈培玉表示,这样做不仅帮患者节省了费用,而且提高了大医院病床使用率,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病人,效率效益大大提高,均次费用没有增高,患者、医院、社会三方都获益。

集中检验,结果反馈更及时

  县域医联体有效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纵向流动。如何让有限资源区域共享、均衡配置又成新话题。由此,市级六大中心应运而生。

  近年来,海宁市建立起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心电会诊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肿瘤治疗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关节。乡镇卫生院提取的标本直接传到市级中心集中诊断,市级医院医生会诊支持,实现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

  下午2时,市临床检验中心医生计卫华在自动免疫生化流水线上有条不紊操作,血液样本一入流水线,“机器人”就会根据指示自动分类、传输、检测、分析并报告结果。“患者只需抽1管血就能检验100多项生化免疫项目,减轻了痛苦,降低了费用。对医生而言,大大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率。”计卫华说,市临床检验中心平均每天从镇(街道)卫生院收取5000多件样本,下午3时就能将病理诊断报告反馈给卫生院。

  以前,乡镇卫生院要将体检标本送往杭州公司委托检验,反馈期起码三四天。如今,12家镇(街道)卫生院都将标本送到市级中心统一诊断,一两天就可以得到反馈,减少病情延误,方便基层群众。

  截至目前,海宁市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心电会诊中心和病理诊断中心已投入使用,肿瘤治疗中心也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六大中心有效促成检验结果互认,减少患者转院时的重复检查。六大中心的建立,让优质资源“普照”市镇两级,诊疗技术同质享受,向着全面健康和全面小康又迈出一步。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8 城乡之间,医疗资源流通畅 2015-11-10 浙江日报2015-11-1000008;4063660;浙江日报2015-11-1000011;浙江日报2015-11-1000010;浙江日报2015-11-1000012 2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