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山河犹在,故人依旧

  吴孟婕

  “为银幕留住《山河故人》,为中国电影留住人情”——刚刚过去的周末,这份由万达、浙江时代等几大院线发出的联合倡议书,让贾樟柯的新片获得了一次小小的“逆袭”。影片被一种淡淡忧伤的怀旧情绪包围,讲述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中,3名小镇青年的不同命运。有人称之为“一部中国人的家庭史诗”,也有人被那句印在海报上的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打动,感到一种“轻快的心碎”。

  上映10天,票房突破2600万元,累计约65万观众人次——《山河故人》的票房成绩已超过贾樟柯之前所有作品的总和。这或许是另一个“意外”。继《世界》《三峡好人》等纷纷被打上“拿奖不叫座”的标签,暌违银幕9年,这一次,贾樟柯要面对的是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市场,和不熟悉他的作品的新生代观众。

  为了争取排片,贾樟柯采用了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方式——18天完成17城路演,与观众面对面。杭州是《山河故人》路演的第16站,那一天,他带着主演赵涛、董子健跑了杭州UME国际影城等7家影院。

  《山河故人》注定是一部“有话题”的电影,不乏爱之深者,读出了导演对艺术的执着和情怀;也有人对于这样打着明显个人印记的“作者电影”并不买账,认为那些点到为止、既像写实也像隐喻的镜头,无非是故弄玄虚。事实上,电影尚未公映时,影评人毛尖连发两篇长文,直指贾樟柯 “被野心拖垮了叙事”、“早年的流畅感荡然无存”。

  《山河故人》好不好看?——几个月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回答得很谨慎。首先,它确实打破了我们熟悉的“贾式风格”:少了长镜头,多了故事性;少了粗粝质感,多了一些柔软和情义,甚至还有点多愁善感。电影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气质,虽不是很均匀,但在炮仗炸碎的浮冰里,在空无一人的火车站里,在叶倩文的那首《珍重》里,你可以感受到,贾樟柯试图用不断流逝的时间和容易“变质”的个体记忆,唤醒一些“错过的人”、“忘记的事”,往大了说,是一个时代的共同情感经验。

  对于“山河”的意象,贾樟柯这样解释:“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很小,特别是当我们试着去感受、理解发生别人身上的困境时。这种普遍性能帮助电影获得更多的观众,它来自于诚实而庄重的表达,而不是想象市场需要什么、故事如何更猎奇。”

  从这个角度看,当年的贾樟柯并未走远,从成名作《小武》以来,怀旧的、喜欢和老乡抱团的上世纪80年代小镇文艺青年、长江边上迁徙的移民等小人物就成了他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角,“望家乡,去路远”,也一直是其作品的主要命题。到了《山河故人》,他依然运用大量纪实性布景“去戏剧化”,由于视角和体量的延伸,叙事反倒从容了些。这一次,随着电影语言体系的完善,常常出现在他镜头中的汾阳,从地理概念凝练成一个美学符号。

  贾樟柯透露,他和吴晓波等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专拍商业娱乐大片。对于追随“贾科长”多年的粉丝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消息,届时网上很可能又会出现“走慢点”之类的喊话。

  在光影中邂逅,比速度更重要的是默契,即便仅仅是一两面之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山河故人》2600万元票房背后的45万观众中,90后占了43%,且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好电影不一定好笑,不一定好卖,甚至不一定要“好看”,但它对于身处的时代,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山河故人》中有一个细节:赵涛饰演的“涛”把钥匙交给儿子——时代变迁,人物老去,场景转换,可总有一个地方永远在那里,那是主人公,也是贾樟柯和我们的心灵故乡。只要带着“回家”的钥匙,山河、故人便不会远去。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山河犹在,故人依旧 2015-11-09 4060917 2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