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要闻

我们的责任

——写在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

  本报记者 张丽

  雨后,天色清朗,一如记者们的初心——坚守责任,弘扬正气。

  11月5日,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会议厅,我省新闻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记者节。

  我们为什么做记者,我们怎样当好记者?一走进会场,视频里展现的一位位新闻工作者的风采和话语,令人动容。

  10多年来,跟随拍摄细菌战民间维权人士王选等人,用镜头记录下风风雨雨,他叫邵全海,中国新闻摄影年赛金奖获得者、浙报集团记者。他说,因为不认真记录下来,后人就看不到时代的印记,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

  浙江日报社原编委秦秋谷已经百岁高龄,提起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记者职业,满头白发的她说,新闻工作是神圣的事业,“如果我还年轻,我还要去一线采访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事。”说着,她仿佛回到了执笔记录时代的记者生涯,一脸自豪。

  “当好记者不容易,一辈子当好记者更不容易。”浙江日报高级记者、85岁的徐永辉所说的话,让现场新闻工作者深思。

  浙江飘萍奖获得者、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教科频道总监童咏雷说:“记者做得怎么样,就看你鞋子上到底有多少划痕,粘着多少泥土。”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浙报集团佳友民情工作站站长俞佳友说:“做一名好记者,一定要下基层、接地气、问民生。”

  ……

  作为资深新闻工作者,他们的话获得现场同行的点赞。

  有太多的理由,让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坚守在岗位,哪怕前路艰辛、风雨兼程,“因为我们是记者”。

  钱江晚报执行总编张亮荣获浙江飘萍奖,他说,从业23年,他至今都无法忘记,刚工作时得到前辈周荣新老师的帮助。周荣新是浙江日报记者,身患癌症20多年,依然坚持在一线采访、调研,直到去年离世,才放下手中的笔。现场的记者,纵然见多了人间百态,但听到同行的故事,无不流泪感慨。

  记者从来都是幕后英雄,讲述别人的故事。“好记者讲好故事”现场演讲比赛的优秀选手代表走上讲台,讲述记者们自己的故事。

  桐庐县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部副主任潘晓炜讲了一个故事。桐庐市民张大爷70岁时,用自己积攒的5000多元钱为敬老院几十位老人买了棉衣和围巾。潘晓炜采访后,为深化主题,在结尾加上了“要把好事做到80岁”。以后,每年张大爷都要求潘晓炜报道他做好事。潘晓炜开始以为老人作秀,谁知老人为了践行报道上的“承诺”,每年坚持做好事。

  在曝光黑臭河的现场,在“三改一拆”的前线,在“最美浙江人”的宣传一线,在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们用脚丈量民情,用笔书写民生,为时代记录、为时代放歌。未来躬逢伟大时代,新闻工作者必将不忘初心,肩负责任,弘扬正气。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9 我们的责任 2015-11-06 浙江日报2015-11-0600011 2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