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杭州资助千名外来工高校深造——

我的大学我的梦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今年以来,杭州有千余名外来务工人员,走进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开始为期两年半的大学生活。一项“资助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的实事工程,为他们谋划未来、融入城市提供了机遇。

  “一二十年前,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上大学,没想到现在还有机缘成为浙大学生,太让人激动了!”近日,210名特殊的浙大新生,通过网络平台召开第一次“大班会”。

  这个班级的成员,都是在杭外来务工人员。在杭州市总工会“资助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项目的资助下,他们有幸成为浙大远程教育学院第一届外来务工人员学历教育班的一员。

  今年杭州有千余名外来工,走进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开始为期两年半的大学生活。摆在这批特殊学生面前的,是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

不寻常,

迟来的通知书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学梦,但很多人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顺畅。

  “那时,我们村里没几个高中生,再加上家里条件差,我毕业后就去一家手工艺厂当学徒。”说起曾经的遗憾,已经是单位技术骨干的建德人余永成感慨万千。

  和他一样,众多农村青年把大学梦深埋心底,艰辛的工作和生活,如细丝般将这个梦层层缠绕。然而,梦想还是在慢慢成长,期待破茧成蝶的一天。

  “这些年虽然通过努力,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但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公司的快速发展,总感觉自己急需充电。”1985年,余永成以农民工的身份来到杭州工作。30年来,他从普通铣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越来越渴望实现个人新突破。

  “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个人遭遇,都有可能让一个人与大学失之交臂。但如果一个人还有上大学的愿望,我们应该努力帮助他实现梦想。”杭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说,教育是制约外来务工人员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2012年,为鼓励和吸引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为杭州发展作贡献,帮助来杭务工人员提升学历和素质,杭州市总工会启动“资助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实事工程。

  “在杭州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工会组织,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报考入学资格条件,年龄在18至45周岁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有机会享受资助。”杭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说。

  “免费读大学,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想放过。”在杭州打拼13年的黑龙江人孙天达如今也成为一名浙大学生。在9月20日的开学典礼上,她代表210名学生作表态发言。

  面对这210名年纪偏大、积极性却特别高的学生,浙江大学学历教育班专职班主任蒋杰和陈芳,时不时会发现惊喜和感动。“他们带着二三十年的生活阅历来上学,很有学习针对性,也很有学习紧迫感。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加珍惜‘失而复得’的学习机会。”蒋杰说,刚开学时,有的学生还带来了喜糖,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走进大学课堂的喜悦。

  “没尝过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特别是迫于生计的苦涩,很难体会我们重返教室时的激动。”已过不惑之年的陈金土,曾每天下班后搭乘401路公交车,从下沙坐到马市街,再步行20分钟,到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上学,风雨无阻。

不放弃,执着的都市梦

  不管工作多忙,黄斌每天都会看一小时书,这是在上大学时养成的习惯。

  8年前,20岁的黄斌来到杭州,从单位的基层职工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2012年,他被单位推荐去上大学时,又惊又喜。“领导告诉我,只要通过成人高考,就能获得免费上大学的机会。”黄斌一举得中,成为杭州市首批受资助上大学的外来务工人员之一。

  老家在江苏的黄斌,年轻时本已就读大专二年级,但因为家庭变故,只能辍学到杭州打工。“当时我爸爸病了,花了很多钱。我觉得自己必须赚钱养家,就自作主张退学了。”他说。

  “大学毕业后,更想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原想读法律专业的黄斌,因为英语分数没能达标,被调剂读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却意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去年拿到毕业文凭后,黄斌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和几个朋友合伙开起了一家公司。

  “全省有1000余万外来务工人员,杭州占五分之一。外来务工人员是杭州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是杭州这座城市的新居民。”杭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说,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短板”必须及时有效补缺。

  这是一种补缺,更是一种机遇。

  在规定的两年半时间内拿到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接受资助的外来务工人员将获得学费补助5000元,本科学历为7000元。毕业前如被评为区、县级(含)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予以全额资助学费,而成为县、市和开发区总工会两级职业技能带头人,在原有资助基础上再增加补助每人1000元。

  “仅此一项资助政策,杭州市本级每年需支出500多万元。”杭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说,今年报名参加活动但未被列入千名资助计划的职工,也将享受各区(县、市)总工会自定的优惠政策。入学后,部分承办院校还将给予学费优惠。

  第一年579名,第二年1079名,第三年1142名……3年来,资助规模连续增加。“今年申请人数已达到1655名,远远超出计划资助的1000个名额。但只要他们按规定参加成人高考,成绩合格,被相应院校正式录取。市、区两级总工会将按照既定政策给予资助。”杭州市总工会负责人说,只有创造机会让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教育、提升素质,才能实现体面劳动,尽快融入城市。

  2012年,正上大学的黄斌获得了“杭州市优秀志愿者”称号。他喜欢交朋友,时常组织公益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给汶川灾区孤儿募集助学款项,体会公益事业的乐趣。“生活在这座城市,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说。

  在办公室里,黄斌专门放了一套跑步的衣服和鞋子。每天下班,他会跟同事去西溪湿地跑步。“以前,杭州只是一个我工作的地方。现在,我在杭州安了家,有了自己的事业,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

不忘却,最初的事业心

  教育,是展现城市品味的窗口,更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

  在杭州市总工会“2012年杭州工人业余大学项目班”和“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项目班”QQ群里,来自杭州数源久融的电子工程师刘永涛是个“传奇人物”:去年3月拿到杭州工人业余大学的大专毕业证书后,他又在同年7月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远教本科。

  这位憨厚的山东汉子,凭着优异的成绩和高到课率,连续5个学期获得了学校奖学金。“上大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刘永涛说。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在46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陈腊英身上有着生动的体现。

  当年,高中毕业的陈腊英,怀揣梦想来到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道路清扫保洁员。多年来,她兢兢业业工作,不仅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认可,更为她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但她深藏一个梦想:要在学历上有所提高。

  在企业的支持下,经各级工会层层推荐,陈腊英成功入选资助名单。作为劳动模范,她将获得全额学费资助。“多年的‘大学梦’终于在第二故乡实现了。”她感慨地说。

  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可以从原来对生存、安全的追求,提升为对赢得尊重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实现“劳动最美、劳动者最光荣”的人生目标。

  “工作后,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渐渐习惯了平淡的日子,习惯了忘却梦想。”孙天达在“2015浙大项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道出了新一代劳动者们的心声,“我们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名词。对于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的浙江来说,这批“外来务工大学生”孕育无限的力量,拥有美好的前景。

  “岁晚独芬芳”的桂花,总有“芳香润金石”的美。

  ■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 当下各行各业中都有外来工的身影,他们为推动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转型发展,外来工急需通过再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及学历。杭州资助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对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提升工人整体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我的大学我的梦 2015-11-05 浙江日报2015-11-0500009;4059551;浙江日报2015-11-0500015;浙江日报2015-11-0500014;浙江日报2015-11-0500026;浙江日报2015-11-0500046;浙江日报2015-11-0500047 2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