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经济

以文化引领发展转型

  陈爱莲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和投资拉动,转向中低速增长和消费拉动。从三季度数据来看,GDP增长回落到了7%以下,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销售只增长6%、利润同比下降2%。在这样严峻的大环境下,浙江省前三季度仍然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评选中,浙江有138家企业入围,连续17年获全国第一。结合我们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实际,前三季度综合指标同比增长27%以上。我们为什么能够引领行业一枝独秀?主要得益于浙江省三种特有的发展文化:

  一是号召把根留住的文化。

  浙江省历届领导班子对中华五千年的寻根文化研究非常透。在10月25日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夏宝龙书记深情地呼吁:“浙江是浙商永远的家,浙商的根永远在浙江。不管浙商走得有多远、飞得有多高,千万记得要把根留住!”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呼唤、对家文化的弘扬,把全球800多万浙商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短短两届世界浙商大会,共落地优质项目8300多个,累计到位资金7600多亿元,在全国实体经济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使浙江经济逆势而上,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二是倡导创业创新的文化。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而真正把这个号召快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是我们浙江省。

  距离这里不到2公里的地方,是我们李强省长提出并大力打造的“梦想小镇”。梦想小镇由互联网“创业小镇”和投资者“天使小镇”构成,三年时间内,将集聚大学生创业者1万名,创业项目2000个,基金机构300家,金融资产3000亿元,把浙江打造成为“创客的家园”“创新的天堂”。

  同时,浙江省政府还设立了1000亿元的政府产业基金,通过政府基金、浙商资本、金融资本三方的有机结合,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造(我们万丰参与了省内浙商的“浙民投”基金和省外浙商的“成长基金”),通过广聚浙商资本,精准产业投向,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是当好后勤部长的文化。

  省委省政府各级干部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企业在前方“冲锋陷阵”,政府就要在后方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保障,为企业做好服务,当好“后勤部长”。特别是在简政放权方面,两年时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从706项减少到了28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政府,给企业营造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比如,我们的市委书记,只要企业碰到困难,常常是赶到现场办公、高效服务,使我们充满了强大的正能量。

  浙江务实而开放的行政文化,是中国行政文化改革的一个缩影、一个样板,值得在全国推广。正是身处这么好的发展环境,“常怀感恩之情、常存敬畏之心”成为了我们企业家共同的座右铭。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习总书记的《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要求每个干部:一是要做到“心中有党”,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使企业的战略决策与中央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做到“心中有责”,把企业不断地做精做专、做强做久,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作为企业经营者最基本的职责;三是要做到“心中有民”,要让全体员工真正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四是要做到“心中有戒”,要敬畏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依法经营、确保干部健康成长,在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在推进行政文化的改革进程中,贡献我们更大的力量!

  (作者为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


浙江日报 经济 00012 以文化引领发展转型 2015-11-04 浙江日报2015-11-0400012 2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