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工业强省

文章导航

温岭 浴火重生向未来

  温岭 浴火重生向未来

  浴火重生,当须脱胎换骨。去年初突发的一场制鞋企业大火,昭示着低小散的温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刻不容缓。机器换人,转变生产方式;腾笼换鸟,腾空间育好鸟;两化融合,瞄准智能制造;三名工程,增强企业实力;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绩效排序,倒逼增长方式转变。温岭以一招招实在有力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打出了工业发展的新天地,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殊属不易的优秀答卷,在全省工业强县综合评价中获年度优秀,其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指数居全省第一位,还被授予省“腾笼换鸟”先进县(市、区)称号。

  文/陈爽

  温岭自然资源贫瘠,但三面临海的自然格局孕育出温岭人独特的文化品性——豁达,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善于立足现实审视自身,在贫瘠的资源底子上不断实现突破和发展。

  改革开放大潮中,敢为人先的温岭人勇立潮头,谱写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传奇故事,创造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业,民营经济主体的数量几何级增长,经济奇迹如新千年的耀眼曙光一样照亮人间。“那是民营经济排浪式发展的阶段。”温岭市政府分管领导说。

  当下,世界经济回暖乏力,中国经济告别了高位增长的势头,回归到注重发展质量的新常态。因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温岭庞大企业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优势渐失,曾经的企业“数量优势”光辉不再,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道坎。

  互联网+时代,工业4.0技术为生产力变革注入新动力,国家层面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再次将智能制造提升到突出位置,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型升级成为温岭工业的当务之急。温岭,这座资深的全国工业强县,乘着时代变革的东风,直面发展中滞留的难题,以更深刻的思考剖析自身,系统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企业后续发展留足充裕的空间,腾换之间,产业的自我更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温岭拆后可利用工业用地有4000多亩,被授予2014年度浙江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是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大力度持续推进“四换三名”,列入台州市第一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6家,并经由台州市申报省第二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2家;启动企业直通服务平台,政府部门真正进入了“一对一”精准服务时代,总面积321平方公里的东部产业集聚区正成为承载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高地。通过强势推进“低小散”块状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块状行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提升温岭块状经济影响力。

  在企业主体层面,一大批探索“两化融合”的先行者为温岭的产业革新注入新鲜血液:钱江摩托工业机器人、智晟科技智慧工厂诠释“智能制造”的内涵;利欧、格凌为代表的泵业企业以“单打冠军”的姿态,提升温岭泵业的世界影响力;以博洋为代表的鞋业企业探索新的生产工艺,带动“低小散”的温岭制鞋产业向规模集约化生产迈进。2014年,温岭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76.41,居全省第9位,是台州市唯一列入省一类两化融合水平的地区;其中工业应用指数43.61,居全省第一位。

  产业进步和城市发展回归到根本,需要人才的支撑:一批传统企业主逐步完成企业家的身份转变,年轻的产业工人正在智能化的生产车间茁壮成长,外来高端人才选择扎根在这片土地,为转型突破贡献心力。

  温岭工业,依然激情与活力同在,积蓄着新一轮喷薄的力量。

发力智能制造——主导产业迈向高精尖

  电机及泵产业是温岭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以工业4.0为发展目标,不少本土电机及泵企业主动探索“两化融合”,或及时吸纳新技术融入生产实践,或专注于一个领域或产品的创新,做精做好拳头产品,提高其在细分领域的话语权。

  将自主创新融入企业的灵魂,不断夯实“强者恒强”的市场地位,是温岭电机产业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的“法宝”。

  钱江摩托拥有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国内装备最先进的发动机和摩托车生产基地,目前已开始策划将机器人业务从研发向下延伸至生产销售领域;大众精密机械汲取国际合作技术及设计管理理念,开发有三大系列13个型号的数控立式、卧式车床、数控立式磨床,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和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北平机床采用国际先进科技,每年可生产各种规格数控工具磨床、机器人、机械手、万能工具磨床及关联机器15000多台套行销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3000多家泵业企业分布在温岭各地,带动了近8万人就业,温岭作为国内小型水泵、气泵(微型空压机)、真空泵的主要制造和出口基地,泵与电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新常态下,温岭泵业企业同样面临巨大压力,而一批以创新为驱动的龙头企业仍然保持着不俗战绩,为困顿中的中小型泵业企业指明了转型升级的方向。

  利欧股份的转子精益示范线正处于紧张的测试阶段,工程部的徐斌带领团队认真观察机器运转情况,通过监视屏幕,转子的加工状况、用料情况、完成时间等信息一览无余。“要连续运行一个星期,五六个人轮流盯着,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停止,对机器进行调试。”徐斌说,这条自主研发的生产线,既减少转子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又可提高生产效率,日产能可达1920件,相当于3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而这只是利欧投资近2亿元进军“数字工厂”的一个缩影。

  按照利欧规划,年产200万台(套)的农机农业用泵数字化工厂建成后,关键设备智能化率将达到83.6%以上,制造过程的数控化度达86%以上。今年1~8月,利欧出口7.3亿元,约占温岭液体泵出口额的两成,并跻身全球十大液体泵品牌行列,更参与了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

  在位于泽国文昌高新产业园区的格凌新厂房内,来自日本的40余米长的“FMS柔性生产线”俨然是车间里的“巨无霸”。“这台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共有40个加工平台,1个平台能同时加工2~3种零部件,全部开工的话,整台设备能同时加工50余个品种的零部件。”工作人员介绍说,只需在夜里将材料放置妥当,设定好程序,整夜都不需人管,第二天早晨便会有成品生产出来。

  格凌“物联网智慧工厂”的个性还体现在自主设计和研发上,“我们使用SAP软件,控制中心设在上海,由上海的专家团队进行远程研发设计和修改完善,从而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追溯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厂联网。”办公室主任张海峰说。

  另外一些泵业企业恪守工匠精神,不贪多贪大,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产品创新和经营,以小切口盘活大市场:潜水漩涡泵在国外细分市场上有庞大需求,在国内是一片全新的市场,佳迪泵业有限公司敏锐地捕捉到该领域的市场盲点和商机,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龙头老大;飞越机电专注于真空泵生产,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是该领域的“隐形冠军”。

  去年,温岭泵行业装备优化提升工程列入“浙江省百企装备优化提升工程试点示范方案”,成为全省十项之一。如今,温岭泵业已经拥有了2000多个品种,向追求更高、精、尖方向扎实迈进,“泵阀王国”与工业4.0元素的融合,构筑着温岭泵电机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转变生产方式——彻底告别“低小散”

  谈温岭,必言“温岭鞋业”,鞋产业是这座城市的产业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个个激情涌荡的创富故事。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风潮,“温岭鞋业”的品牌光辉逐渐褪去,而席卷整个行业的转型与创新,给传统鞋业带来告别“低小散”形象的良好契机,温岭鞋业走上了优势重塑之路。

  由于制鞋行业准入门槛不高,至2013年底,全市有11000多家鞋企(作坊),其中80%以上是小作坊,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制约着鞋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去年1月14日的突发大火更是成为城市之殇。

  痛定思痛之后全面深挖问题,温岭市掀起一场面向“低小散”企业的整治大战:对违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较大风险的5487家企业和家庭作坊先停产整改,对照标准逐家检查,验收合格后予以恢复生产,推动鞋企通过兼并重组向6个专业化鞋业园区集聚提升和异地改造,并加强源头控制,保持高压态势,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势整治,制鞋行业呈现“三增三减”可喜变化。2014年整治当年,温岭制鞋行业实现规上企业增加值、规上企业利润以及国地税税收收入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全市鞋企和家庭作坊由整治前的1.1万家减少到目前的5000余家;其中4000余家完成改造提升,3000余家通过“个转企”或兼并重组为1000余家,4000多家予以关停淘汰;2014年全市制鞋业厂房火灾次数下降54.7%;低端用工数减少,全市流动人口比2013年底减少14万人。

  一个共识已然形成:制鞋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有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的气魄,走“专业、特色、精致”发展道路,重点把握创意设计和研发,以及生产、管理、营销四大环节。

  博洋便是温岭鞋业涅槃重生的典型案例。

  “现代化制造时代,劳动力成本不应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成本,机器换人和工艺革新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博洋鞋业董事长蔡建华说。在博洋生产车间,100台针织鞋面机正忙碌工作,这种机器通过电脑自动编织,直接将原料加工出帮面,可将PU和鞋面网布之间一次织好成型,1个员工管理8台机器,用工为原来的六分之一。在德国GDS展览会上,博洋鞋业凭借这种工艺生产出的新型运动鞋,因外形美观、品质卓越而大受好评。目前,博洋正积极牵头创办服务于鞋产业的“智能化研究院”,以提升博洋乃至温岭鞋业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今年,温岭以10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和制鞋行业省级“机器换人”推进机制创新试点为主要抓手,启动制鞋企业“机器换人”自动化革命。以必克、卓凌、博洋等重点企业为试点,推进实施整条生产线自动化流水线、部分生产环节流水线、单台自动化设备三种模式的“机器换人”;构建“阿里巴巴”温岭鞋业产业带,在9个镇(街道)和温岭市鞋业商会成立品牌服务指导站,加速品牌推广。童鞋产业实施全国首个国家级童鞋产品质量示范项目,去年温岭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编织艺术之都”称号。

  与此同时,温岭市又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对今年底前完成“机器换人”项目的企业最高给予设备投入金额25%补助,确定必克、博洋、卓凌等8家企业为鞋业“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总投资额6025万元。目前,必克、新界、利欧等3家企业的项目列入省“机器换人”试点项目。

壮大智力要素

——提质增效活力粲然

  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带动着人自身的发展和变化:一批历经市场风云的企业家从容走进工业4.0时代,一大拨新型产业工人正在温岭的智能化工厂车间里成长,怀揣着梦想的高级人才选择扎根这里。

  曾有人表达过一种担忧: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逐渐老去,创业热情消退,新生代企业家成熟尚需时日,温岭不少企业面临转型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像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友荣这样的企业家,执着于创新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战略格局,带领企业叱咤世界市场,有力地回应了这种担忧。

  蒋友荣坦言,创业之初,一本叫做《虚拟制造》的书给了自己很多灵感,“社会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这种认知影响着飞越早期的企业定位:飞越本身并不生产零件,却负责产品总装,注重设计研发和营销,深耕“微笑曲线”的两端,“这就是小米手机现在的发展模式,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做到了。”蒋友荣半开玩笑地说。“创新能力就是中小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能力,我们把创新设计作为主攻点,拥有国内资深电机专家、电子专家、真空技术专家,工业设计专家队伍,在最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设计,定制高品质产品。”如今,飞越已成为世界真空泵领域的强者,拥有100多项国内专利,自有品牌“value”在高端市场表现不俗。

  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听到最多的是,“现在最缺乏的是专业的产业工人。”与智能化设备相契合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是转型中的企业亟待攻破的关键点。让人惊喜的是,在格凌、利欧、博洋等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笔者看到,一双双求索的眼睛专注于高科技生产线,一群群年轻人和企业一起,在创新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近年来,温岭通过国家、省“千人计划”、台州“500精英计划”吸纳高素质人才,先后与北京中航综合技术研究所、台州学院、上海交大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频繁组织技术对接活动。今年又启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分两期组织市百强企业负责人参加企业家高层管理人才研修班。

  当创新演化为由内而发的群体性意识,“转型升级”、“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带动温岭企业不断突破土地、规模、技术等制约,充实着温岭实体产业的丰富内涵;当工匠精神演化为生产中的专业素养,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人,逐渐成长为引领这场变革的中坚力量。工业4.0时代,温岭企业以“走出低端、主攻中端、迈向高端”为发展路径,正悄然告别“‘低小散’企业居多”的固有形象,在“凤凰涅槃”中创造着新的发展传奇。


浙江日报 工业强省 00008 温岭 浴火重生向未来 2015-11-03 浙江日报2015-11-0300006;浙江日报2015-11-0300008;浙江日报2015-11-0300012;浙江日报2015-11-0300013;浙江日报2015-11-0300019;浙江日报2015-11-0300018 2 2015年1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