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庆元菇农 田野掘金

  记者 滕昶 县委报道组 陈传敏

  庆元大地上,菇香飘自远。金秋十月,庆元县丰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蔡段丰林食用菌生产基地里,负责人金新跃和工人正给菌棒拆袋。像金新跃一样的菇农都在忙碌中,因为再过几天,就是香菇采摘的季节了。

  在丰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有木屑粉碎加工厂、菌袋生产厂、食用菌专业机械生产厂、菌种厂、食用菌精深加工厂等贯穿食用菌产业各个环节的生产企业。庆元人从过去的种菇卖菇,转而向生产过程要钱,在细分领域中谋发展。

  一个基地,年产百万段菌棒

  蔡段丰林食用菌生产基地有标准连栋大棚1.6万平方米,镀锌钢管菇棚5500平方米。今年,金新跃一共栽培了100万段菌棒。

  “以前,种香菇从制作菌棒、制菌种、种菌,到后来的培育、采摘,都要靠一家三四口人做,一年到头也就做个三四千段菌棒。”金新跃说,有赖于庆元县的菌菇产业逐步实现专业化分工,使得食用菌生产的效率得以极大的提高。

  生产基地里,不仅有菇棚,还有两条专门生产菌棒的机械化设备。“生产效率能提高,靠的是这两条生产线。”金新跃说,设备运作时,只需要从厂房外的设备进料口倒入木屑,不一会儿,厂房内侧的输送带上,就会出现一个已套好菌袋的菌棒。金新跃说,这两台设备如果开足马力,一天能生产2万段菌棒。而生产这两台设备的,是庆元的本土企业——庆元县菇星节能机械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设备,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支持推广的食用菌农业机械产品。

  一段菌棒,延伸多种产业

  今年是生产基地投产的第二年,等采收结束,金新跃打算再投资三条菌棒生产线,因为制作菌棒是一个颇有前景的市场。菌棒的制作、消毒、种菌,以及菌棒的初期培养阶段是香菇种植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为此,金新跃打算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将菌棒培育到一定阶段后再对外销售。“直接销售菌棒,价格稳定,不需要考虑市场的波动,更有保障。”金新跃说。

  别看包裹在菌棒外的塑料菌袋不起眼,在庆元,这也是一个产业。以丰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为辐射,庆元全县共有23家专门从事菌袋生产的企业。菇友塑料厂的生产线一刻不停地运转,一天就能生产400多万只食用菌套袋,全年的产量占国内市场的七成,而本地用量只占1%,这种菌袋可以防止杂菌进入菌棒。

  庆元香菇逐渐走出粗放的生产方式,转而向科技要生产力。在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里,一板一板的胶囊菌种正新鲜出炉。“使用胶囊菌种,菇农只需要在菌棒上戳三个孔,然后将菌种按入菌棒即可,不仅方便快捷,对无菌环境的要求也不高。”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总农艺师叶长文告诉记者,由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自行研发的胶囊菌种,已经实现了从原料到辅件的完全国产化,预计到2015年底,要推广18万到20万片胶囊菌种,可接种3600万到4000万段菌棒。

  一朵香菇,走出庆元路更宽

  产业化分工和科技化手段,使得规模化栽培食用菌成为可能。这也大大减少了庆元直接从事香菇种植的人口。

  尽管菇棚里的人少了,但是从事相关产业的人数依然可观。目前,全县从事食用菌及相关行业约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4%。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昏暗的菇棚,来到工厂,从事现代农业、食用菌精深加工等延伸产业。

  集现代化设备、智能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百兴菇业”,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企业之一。在“百兴菇业”,以往只出现在餐桌上的杏鲍菇,被加工成小袋真空包装的即食食品,出现在货架上。年产杏鲍菇2000多吨,产品远销到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

  今年1月至9月,“百兴菇业”实现产值1.48亿元。如今,庆元已经拥有200多家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有30余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与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香菇城”。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庆元菇农 田野掘金 2015-10-31 4045379 2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