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石窟:
逢岩采石留奇洞
通讯员 陈伟华 黄晓慧 林苗苗
与龙游石窟至今留下众多谜团不同,邻近的台州石窟却早已尘埃落定,除了温岭市的长屿硐天外,三门县还有素有“千洞之岛”之称的蛇蟠岛;黄岩区江口镇的蟠龙洞洞高45米,深19.5米,整个穹形洞总高度为64.5米,为国内最深穹形洞之一;天台县福溪街道的岩庵黑洞,该洞面积上万平方米,跨度80米,跨度之大,世所罕见…… 千百年来,采石工人为了生活,逢岩开采,留下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洞窟,也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遐想的故事。
长屿硐:别有洞天
“年年采石劈崇山,造就奇观惊世寰。凿迹高崖留岁月,锤声深洞动容颜。迷宫似入兔三窟,仰首唯窥天一环。堪笑东湖些子景,分香雁荡足登攀。”这首温州人卢前的律诗《游温岭长屿石矿》形象地道出了温岭市新河镇境内的长屿硐天的特色。
长屿硐天由来已久。据《嘉靖太平县志》记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仓、黄监或统称‘长屿’。”据专家以地衣测年和碳14同位素测年等法考证,大约距今1500年,在今日长屿双门硐——净明硐一带,就有一定规模的采石活动。其后,长屿石矿又经历了宋代条石开采高峰期、明代条石与石板开采高峰期、清代石板开采高峰期和近现代高速开采期。
千百年来,历代采石工人一钎一锤的凿击,取出数量惊人的石材,也留下了28个硐群、 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这里硐套硐,硐叠硐,硐硐相连,使长屿硐天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开采石硐群。
如今的长屿硐天风景区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早在清代末年,双门硐、道源硐等石窟就是温岭的名胜区,文人雅士来游者络绎不绝。双门硐石窟等处至今留下了“亦一洞天”、“峭壁重扉”、“酷暑绝迹”等摩崖石刻。因为风景绝佳,又冬暖夏凉,这里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并且还成为道教活动的场所。
在长屿硐天的水云硐里,因岩壁长年渗水积彩而形成了高100多米的形象逼真的梅桩、柳枝两幅天然壁画,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这里还建有中国石文化博物馆:在硐内拾级而上,便是奇石馆和艺术馆。奇石馆内各种奇石齐聚一堂,艺术馆内展示着石雕艺人的作品。这是中国石文化的一面镜子。
蛇蟠岛:鬼斧神工
看到“蛇蟠岛”三个字,许多人脑中会浮现一个小岛上群蛇乱舞的场面。其实,蛇蟠岛与活蛇关系不大,只是形状像蛇而得名。根据清代光绪年间编的《宁海县志》说法,“蛇盘山,在县东南海中,四周皆水,相顾盘屈如两蛇,故名。”相顾盘屈如两蛇指的是小蛇山和蛇盘山,小蛇山和蛇盘山已于1978年连在一起,故并称为蛇盘岛。后来更名为蛇蟠岛,寓意吉祥长寿。
蛇蟠岛地处浙东沿海三门湾畔,距三门县城17.5公里,据大陆海岸线处最近仅2公里,为台州第一大岛。
这里,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海岛采石场遗址,出产江南名石“蛇蟠石”。唐时,蛇蟠石用于民居建筑及古墓构件。宋时,朝廷大兴“花石纲”,州县效仿,蛇蟠石一时风靡。后代,蛇蟠岛上的石料也是石窗等建筑材料的主要来源。千年的开采,遗下1360余个洞窟,故有“千洞之岛”的美称。700多年前,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此岛留下“海上仙子国”的美誉。
“谁言鬼斧神镂,竟是残山剩水。”这是描述蛇蟠岛上“野人洞”的诗句。
“野人”是指采石工、海盗和岛民等山野之人,野人洞即是他们当年的栖身之所。野人洞内有几十平米的“单身公寓”、也有上百平米的“大户人家”。这些坐北朝南、冬暖夏凉的洞窟即为他们当年的栖身之所。洞窟对于先民们而言是生长之地,又是活动之所。
蛇蟠岛四面环海,采石是岛民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但是,岛上严重缺淡水,在石料不再成为建筑的重要材料后,岛上的采石工和贩石商人陆续离岛,喧嚣的蛇蟠岛几近荒芜。
直到1978年再度开荒,蛇蟠岛迎来第二春。三门亭旁镇人多地少,政府组织大批村民上岛开荒,因岛上原住民较少,且在岛上造房费用较高,迁入的村民便以洞窟为家,出现了大批的穴居人家。
蛇蟠岛穴居最密集时期,每一个坐北朝南的洞窟都有一户人家居住,居住类型有群居、独居之分。洞窟分配全凭运气,谁先发现谁先住。野人洞中保留最完整的独居洞窟人家格局为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占地200多平方米,堪称洞窟“豪宅”。洞窟朝向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幽静舒适。
近一二十年,农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穴居百姓都盖起了小洋楼。2009年,蛇蟠岛上最后一批穴居人家也搬走了,住进了新房。
据史料记载,蛇蟠岛一直以来都是浙江境内海盗的主要巢穴之一,直至1953年才盗迹灭绝。浮浮沉沉的蛇蟠岛历程曲折壮阔,犹如童话故事中睡美人一般纯净,保留着他千年不变的质朴,古老,神秘。(《台州日报》记者包建永对本文也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