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一带一路”浙江大有可为

  杨志文 陆立军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当今世情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浙江作为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经济大省,承担着“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重任,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实施过程中,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陆海一体优势,推进东西双向开放,实现双向融入,成为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

  国家战略里的新通道

  一方面,这是各地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大势所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连接和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全国18个重点省(市、区)的功能定位,它们或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或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然而,目前国内许多省(市、区)纷纷争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双向发力,内陆地区的一些省(市、区)尤其是新疆、甘肃、陕西等通过“向东”推动陆海相通,实现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区)尤其是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通过“向西”大力发展陆路、空港运输,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许多城市也相机而动,积极争取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双向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青岛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开通了连接中亚五国与日韩和东南亚、贯穿东西的“过境海铁联运大通道”;连云港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窗口和海陆交汇枢纽,开通了对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的中亚直通班列;西安致力于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通过与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宁波港等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内陆无水港。可见,浙江必须增强紧迫感,学习、借鉴上述省(市、区)和城市推进陆海双向开放的新思路、新探索,通过双向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打造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

  另一方面,这是提升浙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战略地位的内在要求。浙江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的重任,拥有货物吞吐量居全球首位的“宁波-舟山港”;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议和关怀下,开通了义乌经新疆阿拉山口直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义新欧”中欧班列,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以海路运输为主的对外贸易运输格局。新世纪以来,浙江高度重视陆海联动发展,《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坚持陆海联动作为一项重要开发原则,着力推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资源要素联动配置,促使浙江进入了陆海统筹发展的新阶段。鉴此,充分发挥浙江陆海一体的独特优势,以“宁波-舟山港”和义乌为东西两大战略支点,推进双向开放、实现双向融入,打造一条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将使浙江与西北、西南、东北、中部地区的许多省(市、区)相比,除了同样拥有陆路大通道,还拥有海上大通道优势;与沿海许多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相比,除了同样拥有海上大通道,还拥有陆路大通道优势。与此同时,近期取得重大进展的TPP谈判相关条款规定,许多行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必须全部在TPP成员国内进行才能享受相互之间零关税的待遇,这可能促使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中国转移至TPP国家,对我国可能带来就业减少、产业流失等风险。推动浙江双向融入“一带一路”,打造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将有利于促使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更加紧密相连,以更好地应对TPP的挑战,使浙江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上述这些将大幅提升浙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辜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浙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寄予的厚望,更好地贯彻落实“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精神和要求。

  “一带一路”的浙江元素

  首先,经贸往来基础和态势良好。“一带一路”沿线尤其是中亚、中东欧国家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量极大而其自身生产供给能力较弱,浙江的日用工业品产业和市场发达,与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供需互补性;同时,上述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价格低廉,与浙江资源能源、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相契合,非常适宜开展国际产业分工合作。2015年上半年,尽管全国外贸发展形势严峻,出口同比仅增长0.9%,而浙江出口增速2.3%,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出口增势良好,如对巴基斯坦、埃及、伊拉克、孟加拉国等国的出口增速均超过17%,对沙特阿拉伯的出口更是增长了24.7%。近年来,境外合作区日益成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浙江的数家开放型龙头企业正在牵头实施面向“一带一路”的4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包括中国义乌(坦桑尼亚)经贸合作区、泰国罗勇工业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合作区和越南中国龙江经济贸易合作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设立的非洲产品展销中心、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中东欧产品展销中心等,已成为浙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双向往来的重要平台。

  其次,陆海开放通道支撑坚实。浙江地处南北海运大通道的交汇处,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浙江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宁波—舟山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开展深度合作,已初步构筑起以宁波和舟山为中心、杭嘉温台为两翼的海上开放大通道和海洋经济发展大格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6年居全球海港首位,集装箱吞吐量2015年上半年超过新加坡跃居全球海港第4位。与此同时,作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确定的我国首批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义乌分别于2014年1月、11月开通至中亚五国和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国际铁路集装箱班列。在所有中欧班列中,“义新欧”是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的火车专列。上述良好的海港和陆港发展条件,为浙江推进东西双向开放、打造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再次,国际人文交流频繁。浙江由于地处东部沿海的天然区位优势,对外人文交流历史悠久,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嘉兴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通商口岸。近年来,全省各市、县、区充分发挥自身在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等各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吸引境外游客、客商、高层次人才等来浙江旅游和经商、投资、创业、从教、从医等,形成了新老中外浙江人和谐共处、携手创业的良好局面。尤其是义乌、柯桥等地,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便有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伊朗、伊拉克、阿联酋、也门、约旦、叙利亚、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人陆续入驻。目前,许多外商将杭州、宁波、义乌、柯桥等地当作了第二故乡,在这里购车、买房、结婚、安家,世界多种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此交融。良好的国际人文交流历史和基础,为浙江双向融入“一带一路”创造了优越的氛围和环境。

  建设支点连接大通道

  一是发挥“宁波—舟山港”和义乌独特优势,建设浙江双向融入“一带一路”的两大战略支点。

  要以“宁波—舟山港”取得实质性一体化新进展为契机,大力推动其成为浙江集聚配置国际贸易、港航、物流资源的战略高地和全球一流的现代化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打造浙江向东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日前,省委、省政府决定宁波港和舟山港整合重组,成立了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这标志着浙江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实现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建设港航强省和海洋经济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应以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载体,推动其与省内的嘉兴港、台州港、温州港等加快深度整合步伐,全面实现港口综合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港区开发、海事航运服务、口岸监管服务等的高度一体化,打造世界一流的港航集团。要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尤其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公海联运、海空联运等,进一步拓展港口腹地,构建跨区域、大容量、高效率的经济要素交流网络。要大力推进“宁波—舟山港”与洋山港的互动合作、良性竞争,全面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尤其是复制推广其在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方面的制度创新,推动“宁波—舟山港”打造自由贸易港区。

  要充分发挥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义新欧”中欧班列的独特作用,将其打造成浙江向西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应着力推动义乌将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与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等相结合,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大力推动义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境外分市场或展销中心,探索和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体系建设;着力推动义乌争取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试点,在进口商品馆等区域设立保税商品展销中心或免税购物中心,做强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等进口国家馆群,做大中端日用时尚消费品进口市场;着力推动义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加强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共建“工业4.0国际合作园区”。通过努力,推动义乌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为沿线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低成本共享型贸易大平台,成为浙江向西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是加快甬金铁路和“温义合”高铁的规划建设,打造连接“一带一路”的战略大通道。

  要加快甬金铁路的规划建设,构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宁波-舟山港”的传统海运优势和“义新欧”中欧班列的陆运新优势,应进一步加快甬金铁路的规划建设,为义乌—宁波北仑铁海联运班列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优条件,共同拓展海港和陆港货源腹地;全方位推进一体化“大通关”建设,尤其是加强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运行和监管方面的跨区域合作,协同协作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彻底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力支持宁波港与义乌港开展战略合作的载体——义乌市义乌港物流有限公司的发展,将“宁波-舟山港”的订舱、提还箱、签发提运单、拆装箱、运费结算、港杂费结算等海港专业化服务全面延伸至义乌港,实现海港与陆港的无缝对接。通过努力,使义乌港成为“宁波-舟山港”在内陆地区的区域分拨配送中心和内陆货源集港中心,使“宁波-舟山港”成为义乌港与世界港口实现相对接的桥梁和纽带,构建起一条“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要积极谋划和建设“温义合”高铁,促进“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紧密联动。义乌和温州分别是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应积极谋划和建设“温州-义乌”高铁支线以及“义乌-建德东”连接线,形成“温州-义乌-合肥”高速铁路通道。从而促进“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有机联动,使国家着力打造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的沪昆、杭福深、沪汉蓉三大客运专线更加紧密相连;并将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腹地拓展至整个长江经济带,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和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相互串联在一起,构建互联互通、更具活力的省域发展大格局。

  三是发挥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优势,打造“网上丝绸之路”。

  浙江是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阿里巴巴、网盛、义乌购、全球纺织网、中塑在线等一大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电商企业;全国约85%的网络零售、70%的跨境电子商务和60%的企业间电商交易依托浙江的电商平台完成,义乌实体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网络商品供应基地。2014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约占中国大陆的六分之一,网络零售额约占中国大陆的五分之一,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开设网店数约占中国大陆的七分之一。2015年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额13.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44.4倍。作为素有“丝绸之府”美称和丝绸之路标志性城市之一的杭州,于2015年3月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天猫国际、大龙网、网易考拉海购、一达通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纷纷落地浙江。

  浙江应充分发挥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的独特发展优势,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核心平台,进一步激发金华、宁波、温州、台州、嘉兴等地的跨境电商发展潜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技术,面向“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一个由沿线数十亿消费者、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等组成的网络经济体,为“一带一路”沿线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从事跨境电商贸易提供更全面、专业的综合性服务。要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浙江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建立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尤其是加快海外仓的布局,建设品牌商品体验馆,让当地采购商借助信息网络和现代物流,足不出户向中国品牌商直采,带动“浙江制造”、“中国制造”商品直销全球。通过上述努力,使浙江引领全国打造一条“网上丝绸之路”,推动形成“一带一路”线上线下协同共进新格局。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一带一路”浙江大有可为 2015-10-29 4048491 2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