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旅游浙江

文章导航

融合发展 焕颜求新

——旅游新业态助推诗画浙江

  融合发展 焕颜求新

  ——旅游新业态助推诗画浙江

  文/陈潇奕

  诗画浙江,蕴藏着多样的精彩。

  富春江镇芦茨村慢生活体验游、千岛湖婚纱摄影游、嘉兴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运动休闲游、上虞四季仙果果园采摘游、舟山普陀区禅修游、丽水松阳大木山茶园骑游……在如今的大旅游时代,不断涌现的众多旅游新业态,赋予了诗画浙江更多的活力与动力,推动着浙江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品质提升。

  去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强调要在全省培育旅游新业态。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工业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森林旅游、养生养老、研学旅行、购物旅游、康体旅游、红色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电商等新型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供给。近一年的实践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项目在这里萌芽、落地,浙江旅游呈现出多元化业态繁荣发展的新气象,也凸显出旅游本身的延展性与融合性。

  深入融合

  旅游业“1+X”不断发力

  在文化、工业、古城、海洋、商贸、养生、运动等领域融入旅游元素,拓展旅游业的新融合点。杭州《宋城千古情》、丽水遂昌金矿矿山公园、绍兴鲁迅故里、象山海钓、义乌国际商贸城、千岛湖骑行、舟山游艇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景区旅游的内涵。

  浙江省很多工业企业已经涉足或正计划发展工业旅游。譬如,宁波鄞州的欧琳厨具结合企业特点,挖掘厨房文化,建造了大型厨具博物馆;安吉的祖名豆制品,其豆文化博物馆和生产流水线,极具文化性和科普性,为游客提供生动有趣的豆文化体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了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寓教于游,深化旅游内涵。

  据悉,浙江省正在进行首批旅游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露营地建设,力图打造2~3个在全国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的旅游营地。同时推进县市加快构建主客共享的城市休闲绿道系统,新建2500公里旅游休闲绿道。通过标准化营地建设,合理利用好浙江旅游资源,开发自然景观、人文古迹、果园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等,给游客提供骑行、烧烤、垂钓、露营、餐饮、住宿等便利,有效拓展了旅游服务范围,增加了游客的逗留时间。

  根据《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的要求,预计到2017年,全省将重点建设50个研学旅行基地、50个文化旅游示范区、50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100条特色商业示范街、100个运动休闲基地(线路、项目)、100个中医药养生和养老示范基地、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100个生态旅游区。

  特色培育

  立足浙江好山好水好风光

  《2015年全省旅游工作思路》指出要积极发展生态庄园、低空飞行、山地跑马场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精品,争取全年创建10家生态旅游区。全省涌现了杭州农夫乐园、建德市红裙高科技草莓园等44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杭州梅家坞、桐乡乌镇、东阳蔡宅等一批古镇古村文化休闲基地,奉化滕头、长兴顾渚村等一批农家乐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南浔荻港、舟山白沙岛等一批鱼家乐。

  在德清莫干山的青山绿水间,登山攀岩、极限探索、山地骑行等各式户外运动日渐兴起,让久居都市的白领舒活筋骨,放松心情。在闲云缭绕、黛山墨水的新昌东茗乡建起了民宿集聚地,三五好友围坐院落,一盏清茶,一个故事,一段时光,好不惬意。还有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顾客体验为本质的各色主题酒店,临安市湖畔童话酒店,以梦幻为主调,设计新颖,别具个性;指环状、坐落于太湖南岸的月亮酒店——中国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是中国湖州“世界第九湾”的标志性建筑。

  浙江拥有海岛数量全国领先,通过挖掘海岛资源特色,发展邮轮游艇、高端度假、水上飞机、海洋文化等一批旅游精品,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海岛海洋旅游线路。冲锋在前的是舟山,成功开发了帆船、禅修、海钓、康体、度假房、游艇等特色化的滨海旅游产品,向着高端、精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总投资20亿元,可停靠10万吨级邮轮的舟山国际邮轮母港已正式投入使用,开辟出我省沿海、台湾、香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与地区的海上旅游邮轮航线。

  另外,散落在全省各县市的特色小镇也将成为今后浙江旅游发展的新阵地,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它们凝聚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批由青瓷、黄酒、丝绸、木雕等极具浙江特色的产业构成的文化旅游基地。湖州的“丝绸小镇”,落户在西山漾湿地景区,融合了湖州4700多年历史的丝绸文化与传统丝绸产业,设有丝绸文化创意体验和丝绸主题公园休闲为主的片区。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涵盖了大云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最具特色的巧克力、温泉、水乡、婚纱摄影基地等旅游资源。奉化滨海养生小镇位于阳光海湾项目区内,计划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包括护理、休闲疗养、健康养生、高端养老、温泉疗养、休闲购物和演艺演出等。

  产业集群

  做好城市旅游的新文章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从单纯观光进入到大众休闲的新阶段,旅游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定制化等发展趋势,旅游业态要拓展,不能简单做加法,而是要立足当地特色,进一步细分市场,伺机而动、顺势而为,既要符合融合发展的趋势,也要适应多元消费的客观需求,以期达到多样性与个性化,大众化与高端性的相互统一。

  游客也在根据自己所需,不断提出全新的诉求。而这一过程中,又触发了新的消费点,从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出发,可以开发更多的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大大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延伸整个旅游产业链。就拿夜市来说,融合了当地美食、购物、娱乐、工艺品等,在特定时间阶段为游客开辟出新的活动领域,提供较为全面的活动项目,颇接地气,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之时更能轻松愉快地享受休闲度假好时光。

  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中心工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那些过去少有人问津的古村落、小乡村复苏了,重获新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系统化的修复与专业化的管理之下,“一镇一色,一街一品”正在迅速成型、扩散,犹如散落在浙江大地的一颗颗珍珠,发挥集聚效应,收获了不少的人气,成为省内及周边地区周末出游玩耍的好去处。

  而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绘制出的“万亿产业”新蓝图里,“建设大项目,搭建大平台,打造大板块,培育大企业”,成为推动全省旅游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增强我省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三大法宝。

  “树立‘精品’意识,把准发展方向,以现有旅游业态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业态谋划,积极而慎重地抓好项目引进工作,着力培育一批符合国际化旅游发展需求的高端旅游新业态。”浙江省旅游局主要领导如是说。浙江正在加快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着力构建旅游新业态、新格局。预计到2017年,全省将争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0家,培育年产值超10亿的大型旅游集团10家以上,培育知名品牌旅游企业100家,新型特色旅游企业1000家,旅游企业总量达到10000家以上。

  2015年是贯彻旅发大会精神,打造旅游“万亿产业”,铸造诗画浙江的关键之年。旅游新业态的繁荣与发展必将为这一切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旅游成为全省支柱产业,让浙江真正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稳健地向万亿产业迈进。

绍兴:挖掘古城文化 重建江南水乡

  一支橹、一顶乌毡帽,一人摇着一只小小的乌篷船“吱吱呀呀”一路前行,沿途有大桥小桥、青砖白墙、红花翠柳,鼻尖有跃动着的老酒、香糕、茴香豆的香气儿,就这样一座色香味俱全的古城在你的眼前舒展开来。

  绍兴,拥会稽之峰峦叠嶂,集兰亭之曲水流觞,汇天地之灵光宝气,氤氲在江南烟雨中,浸润在文人墨客的华章里,依旧裹挟着千年江南古城前世的记忆,甚至连不知名的巷子里偶尔传来的越剧调子都让人浮想联翩,恍如隔世。

  如今,褪去岁月的浮华,绍兴始终保有最原始的江南水乡的韵味,它是一座古城、一座水城,更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名城,好比是刚启开的一壶陈年老酒,穿越历史的典藏,不断升华,愈久弥香。而绍兴旅游也正是通过挖掘古城文化、重建江南水城,整合起各业成果,从而彰显绍兴城市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现代之美。

  首先,打造“地域性+主题性”的“全市游”复合游线架构,将绍兴的旅游资源串连成线、串联成片,这也是其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并且按照“整合资源、市县联动、整体营销”的思路,绍兴正逐步形成城市品牌“1+X”营销模式,即以中心城市为主,联动各区、县(市),以“老绍兴 醉江南”整体品牌为支撑,全方位、全视角、全景式地呈现绍兴旅游和城市形象,综合规划了以古城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游,以水城为核心的江南水乡游,以山水为依托的生态休闲游。

  其次,以信息化为背景,以智慧旅游为手段,大力推进旅游“电商换市”,发展旅游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重点培育在线旅游企业及淘宝旅行等第三方服务平台,扩大城市旅游在线交易的市场规模。积极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能化,开发“全市游”虚拟旅游平台系统,满足游客产品选择的需求,形成网上网下的呼应和联动。如在今年的绍兴乌篷船风情月,绍兴市旅游集团在线上推出绍兴古城1元定制旅行卡,凭卡券可以享受绍兴旅游门票、乌篷船、餐厅、咖啡等各种旅行优惠。

  更重要的是,围绕“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和生命健康产业等战略部署,依托“两级平台”,建设一批业态新、带动力强的重点旅游项目。一方面,规划建设金沙·山水、镜湖、羊山、狮子山等旅游综合体,发展兰亭、赵家、陈溪等一批旅游风情小镇,加大旅游与商务、文化、体育的融合,增强旅游集聚人气与带动消费的功能。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立足会稽山、绍虞平原河网等资源,大力发展养生、运动、修学等旅游新业态,开拓自驾车营地、游艇邮轮、温泉疗养等新兴旅游市场,逐步扩大休闲度假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的比重。

  绍兴,这座古城在岁月的沉淀中溢出老酒的香气,将地方特色串联成线,邀请八方游客在这里枕水听音,在这里感受古城水乡的绵绵情意,在这里流连忘返,让江南的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亘古时空之中。

金华:

旅游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华对“一业带五化”的旅游特色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即通过发挥旅游的催化剂作用和乘数效应,来带动金华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产业化。通过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出景观农业、生态工业、商贸购物、文化旅游等新经济业态,促进经济和城乡的转型发展。

  金华用自己的实践,验证了“旅游+”城市发展的空间之大,能量之强,内容之丰富。

  “旅游业+治水”,金华将旅游产业的绿色属性始终贯穿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组合拳中,从“要你治”到“我要治”,以旅游发展驱动环境整治更主动、更有效。

  “旅游业+农业”,前有磐安县“管头模式”,现又发展出金东区锦林佛手园、上荷塘青蛙乐园等农旅融合新业态。

  “旅游业+工业”,上市公司——金字火腿公司,建立了火腿博物馆,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同时带动购物消费,尝到了工旅融合的甜头。

  “旅游+商贸”,义乌国际商贸城、东阳木雕城都是国家4A级景区,走出了一条“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的新路子。

  “旅游+”发展模式还有很多,产业融合所带来的经济繁荣有目共睹。而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关键是要把单个的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一个旅游带。所以,金华一直在谋篇布局、运筹帷幄,势将金华旅游资源统筹好、整合好,把影视文化、温泉养生、古婺文化、乡村生态、特色购物等精品旅游产品捏指成拳,从而形成“金华旅游”的整体品牌。

  同时,金华还将旅游产业链上的景区、旅行社、住宿、餐饮等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抱团经营。通过互联网思维抓旅游营销,与阿里巴巴支付宝、携程网、腾讯微信等电商巨头和O2O企业开展合作,依托他们的大数据平台,开展差异性营销推广,加快智慧旅游建设。

东阳:

谋旅游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东阳谋篇布局,着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东阳旅游。

  打响差异化旅游品牌。东阳扎根已有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加快影视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发展影视文化游;充分发挥“旅游业+X”的功效,积极发展木雕红木家具主题特色旅游;对卢宅、李宅、蔡宅进行全面保护、科学提升,积极培育明清古宅游;大力推进横锦创作休闲小镇开发,加快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打响东白山“爱情圣山·休闲天堂”品牌,努力开发山水休闲游。

  发展多元化旅游业态。要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科技、体育、会展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业形态;要更加注重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拓展旅游文化内涵;要加强旅游商品的研发和生产,打造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激活旅游购物消费。

  实施立体化旅游营销。从强化品牌营销、创新营销手段、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譬如,国家5A级旅游景区横店影视城于近日推出全民“微休闲”的度假模式,同时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联合举办“亲子假期·感恩童趣节”活动,提升服务内涵,扩大宣传渠道。

  打造品质化旅游环境。推进旅游设施标准化、旅游管理智能化、旅游市场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东阳凝心聚力,落实责任,强化保障,狠抓落实,着力形成全民兴旅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为打造“两美”东阳注入强劲动力。


浙江日报 旅游浙江 00012 融合发展 焕颜求新 2015-10-29 浙江日报2015-10-2900007;浙江日报2015-10-2900011;浙江日报2015-10-2900017;浙江日报2015-10-2900009;浙江日报2015-10-2900016 2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