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致力“整乡推进、整县提升”——
基层党建,从盆景到风景
本报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 徐晓恩
核心提示:
10月29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并对加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基层党组织建设关乎发展大计和民生福祉,针对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不平衡、把“典型”当“门面”等现象,金华市明确“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理念,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党组织强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使基层党建从盆景变为风景。
金华的老百姓感慨,当地承办基层党建工作例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好似申办奥运会。
前段时间,金华市第三季度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落户浦江郑家坞镇。此前,3个区、县(市)争当东道主,不仅比拼工作绩效,有的还以党委名义出“红头文件”申请。
“党建例会承办地要求不低,要把一个乡镇的所有村都作为观摩点。但各地积极性仍然很高,目前已有4个县(市、区)申请承办第四季度党建例会。”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这种积极性,源自各地的自信和底气。今年以来,金华狠抓基层党组织“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到今年底将建成20个以上“整乡推进”示范乡、200个精品示范村;到2017年底,精品示范村不少于1000个,基本实现“整县提升”。
各具特色、活力四射的基层党建,成为当地的亮丽风景。
以点带面 基层组织强起来
日前,在永康市城西新区李一村,石柱镇塘里村支部书记孙朝厅、江南街道园周村党支部书记周双政等5名外来“高参”,和村干部面对面交流。
他们都是永康市委聘请的“党委群众工作员”,此次特地组团前来支招。原来,李一村村干部最近遇到不少难题:330国道南移工程涉及180余户村民、14.4万平方米土地征迁,动迁工作不顺;村两委希望新建办公用房,但办不出产权证。
“别急着建新楼,多想想改善民生。”孙朝厅现身说法,塘里村办公楼也是旧房,一楼是村民活动室,二楼办公区连空调都没装,“要把省下来的钱为群众办实事”。一旁的周双政建议,动迁工作应发挥党组织作用,“动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分片包干啃下硬骨头”。李一村的干部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当场表态暂不新造办公用房。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动下,目前征迁工作也进展顺利。
今年5月以来,一个新头衔逐渐被基层干部群众知晓——“党委群众工作员”。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村党组织书记,受县(市、区)党委选聘,参与农村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截至目前,全市首批68名党委群众工作员共解决纠纷300余件,破解难题近200件。
金华共有行政村4792个,最大的有8000余人、最小的只有34人。过去,一些地方的基层党建往往重点培育“盆景”,从树典型、评先进,到传经验,基本是“老面孔”。
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通过以强带弱、整体提升,才能营造基层党建的“满园春色”。
今年仲夏时节,470名“第一书记”走进全市所有软弱落后村和扶贫帮扶重点村。他们是来自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以及经验丰富的退居二线干部。
“我要和全村人一起奋斗,希望大家把我当自家人。”金东区科技局干部范文华,一进村就发出公开信,村民很快记住了这位新来的“当家人”——他利用晚上时间,为村民开展科技培训。经他努力,村里建起科普画廊,配备科普书籍500余册。村里旧水利设施也很快要换新颜——他积极争取资金,目前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
从党建示范村到党建示范带,一字之差,折射的却是理念升华。
党支部联邻帮户辐射图、党建工作组织构架图、党员风采……在婺城区乾西乡湖头村,红色气息给访客留下深刻印象。湖头村共有7个党小组、14支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实现联邻帮户全覆盖,并成立村党员关爱基金。但村干部们却有强烈危机感,因为和湖头村同处“古婺新韵党建示范带”的其他村正奋力追赶。
如今,金华的12条党建示范带逐渐开花结果,涵盖38个乡镇(街道)、1345个基层党组织。在磐安,“大盘山麓党建示范带”紧扣发展美丽经济主题,让党建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在兰溪,“游诸风情党建示范带”突出弘扬历史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主题,透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浙中大地,党建示范带不断扩容,将基层党建的颗颗“珍珠”有机串联。
以静促动 服务方式活起来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打造民生服务升级版?金华市委组织部孜孜探索。而今,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消除党建短板,各地基层党组织开始历练“内功”。
灯光明亮,墙壁洁白,墨香扑鼻——在浦江郑家坞镇郑家坞村办公楼的二楼书画室内,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享受着草根文化盛宴。就在今年初,这里还是村干部的办公室。
郑家坞村办公楼共有360平方米,以前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会计各有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虽然村干部办公条件好了,与村民的距离却在疏远。经统一治理,办公室变身为村民阅览室、书画室,而村支书和主任搬到一楼大厅集中办公。“村干部好找了,我们办事方便了。”村民杨心湛说。
今年以来,金华市开展村干部办公用房整顿行动,剑指农村干部办公机关化倾向。截至目前,全市共清退村干部办公用房1782间。这些村干部曾经的“私密空间”,如今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阅览室、活动室、调解室、党员谈心谈话室等场所,收获了村民的点赞。
改变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更多的是基层干部的素质。
针对人才问题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金华推出一项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并已初见成效。经过资格审查和公示后,金华市推荐产生农村后备人才14557名,其中党员7239名,占49.7%。
走进兰溪市永昌街道下孟塘村,只见建筑古朴,池水粼粼。这里流传着一段“抓鸭队长”和“抓鸡队长”的故事,主角就是两名后备人才——村民兵连长陈显平和村团委书记徐文敏。
以前,当地村民大多随意放养鸡鸭,既污染环境,又引发纠纷。村党支部书记把难题“压”给了两名年轻人。一开始,他们挨家挨户宣传,可没人听劝。“这么多年都没人管好,你们俩就别白费功夫了!”有人泼冷水。可他们偏偏不信邪,决定采用最原始的办法:一旦发现随意放养的鸡鸭,就抓到一处集中场所,还自诩“抓鸭队长”和“抓鸡队长”……渐渐地,两人的诚意打动了村民,大家将禁止随意放养鸡鸭列入“村规民约”,村庄面貌有了改变。
截至目前,金华市共开展各类村级后备人才培训班160余期,培训人员1.8万余人次。其中,有45名优秀农村后备人才因实践表现突出,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以诺践行 党员干部动起来
每天一早,金东区澧浦镇后余村村民方建华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把分类垃圾一袋袋放进家门口的垃圾桶,并把不可回收垃圾送到村口指定的回收桶。在他看来,垃圾分类方法很简单——只要记牢“会烂的”和“不会烂的”就行了。
农村实行垃圾分类,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眼下却成为金华农村的新时尚。到今年底,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将覆盖70%乡镇、50%行政村。
这项工程的推进,与基层党建密不可分。
而今,“党建+”的概念在金华逐渐流行。通过“党建+”,凸显党建联系群众、服务中心的功能,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党建+五水共治”,“党建+三改一拆”,“党建+产业升级”、“党建+助农增收”、“党建+依法治村”、“党建+生态文明”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深化基层党建的助推器。
在东阳,“违建”已成党员干部不敢碰的高压线。根据当地党员五星积分管理办法规定,违章搭建被查处而未按规定时限自行拆除的,年度考核将被“一票否决”。“现在,党员干部表现真不一样了,不仅自己带头拆除违建,还经常看到他们在拆迁现场,带着村民一起干。”江北街道湖田小区居民陈林奎说。
据统计,自五星积分管理办法推行以来,东阳市有1223名党员主动拆除违建13.4万平方米,160名党员主动配合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拆除房屋建筑4.8万平方米。
基层党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活力无限的农村,为党建创新提供了沃土,也使党建工作与时俱进。
“我是党员,承诺种植的猕猴桃是无公害的,请放心食用。”这段时间,成熟的猕猴桃大量上市。细心的买家发现,来自武义柳城镇半塘村的猕猴桃包装盒上,都贴着这张“承诺”标签。
这份承诺的背后,是对猕猴桃生产、管理、包装、标识等方面的严格管理。目前,在党委牵头下,柳城镇计划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前,我们的猕猴桃每斤卖2.5元,还得到处兜售;现在最贵的卖每斤12元,还供不应求。这些,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统筹谋划。”半塘村干部感慨地说。
金华抓基层党建的成效,正转化成可喜的“经济报表”。今年前三季度,金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2亿元,增长7.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7%;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8项增速居全省前3位。
■ 专家观点
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陈宏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基层党建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体制机制、工作方式的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金华市由点到面、由内到外、由虚到实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是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克服了“盆景式党建”的不足,打造了“园林式党建”的亮丽风景线;克服了就党建抓党建的局限,利用“党建+”模式开辟了一条虚实结合、助推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