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厂为他“贴牌”生产
创客
脸谱
王东,男,1975年生,籍贯:浙江义乌,现任义乌侨拓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旅德浙江商会副会长。
创业
轨迹
高中毕业就投入商海,1998年开始走出国门,先后在迪拜、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经商,把义乌小商品销往当地。
2004年到德国经商。
2009年回国,2010年开始在义乌进口商品馆设立“德国家居生活馆”至今。
2015年8月,在义乌进口商品馆增设以家装为主的“欧舍”家装馆。
访谈
印象
王东,名气并不大,但如果说起义乌“德国馆”的那个老板,那名气就有点大了。设在国际商贸城五区五街的“德国家居生活馆”,来自德国的厨具、刀具等产品琳琅满目,尽管价格不菲,但“德国品质”还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是否因为常琢磨德国产品,还是与德国人打交道多了,留着小平头的王东透着一股严谨的气息,说话一板一眼,很是直爽和坦诚。
创业故事
商海无界 旅德寻求突破
我们刚在国际商贸城五区二街“欧舍”展厅里坐定,王东就指指脚下的土地说:“我家原来就是在市场这里,我们是瞧着市场一条街区一条街区扩大起来的。”
当年,高中毕业的王东一头扎进商海做起生意,与许多本地人待在市场摊位上接外贸订单不同,1998年才22岁的王东就直接闯到迪拜做起生意。“那时迪拜市场里还鲜有义乌人的身影呢。我天天在迪拜市场转,发现什么产品好销,就叫义乌这边发货,那时赚钱真容易啊!”两年后,王东又转战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去开拓新市场。
“你看我护照本都已换了五六本了,我就是喜欢全世界跑,喜欢找商机。”
2004年,王东选择到德国做生意,那时他们的女儿才4岁,为此夫妻俩刚到德国那会,只能把女儿留在国内。“是不是感觉我们有点狠心呀,但没有办法,刚到德国我们还没有站稳脚跟呢。”
在义乌市场里,摊主和外国商人做生意,一般都会用计算机“叮叮叮”地讨价还价,而这个情景也同样发生在王东夫妇身上,只不过地点从义乌挪到了德国。
鞋子、背包、皮带、围巾……货品看似零碎,但生意好到让他们自己都感到惊讶:三年内,柏林两家批发店、法兰克福两家零售店相继开张,仓储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米,每月两万欧元的支出为他们带来的是平均每天1.5万欧元的收入,同时还雇了4名德国员工照看店面。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把他店面的生意吹落到每天营业额不足1000欧元,都不够维持每天的租金和人工费用。
夫妻俩决定回义乌发展!
蓦然回首 义乌风景独好
2009年3月的义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渐渐过去,迎面而来的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
时隔4年,回到义乌的王东很快发现家乡已经吹进了异域的风:有大批外国商人在这里安营扎寨,连餐饮也形成了一条异国风情街,世界各种美食在义乌街头都能找着。
更让他惊喜的是,“转型升级”是他回来后听到最多的热词,质量、品质、研发……这些义乌人以前不太谈论的字眼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王东获悉,在国际商贸城三区有整整一层楼辟给了进口商品专卖店,王东一下子找到新商机:开一家德国商品店!
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整理出商品目录,准备好进货渠道、报关单、原产地证明等文件后,找到了商城经理。当时进口商品馆已经没有多余的店面,但经理被王东的诚意打动,后来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作为他临时的商铺。
现在,进口商品馆已整体搬迁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经营面积有10万平方米,聚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5万余种商品,王东的“德国家居生活馆”也获得了更宽敞的经营空间。作为德国整体橱柜、五金厨具、厨房刀具和电器等一级代理商,王东被顾客们称作“德国馆馆长”。
王东为当时果断回家乡而庆幸,如今他的“德国家居生活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今年8月,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二街的以家装为主的“欧舍”家装馆也开业了。
欧洲海淘 搭平台做生意
“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是不安分或者说爱折腾。”王东笑着说道。这几年来,他以义乌的“德国家居生活馆”作为展示中心,不仅往北京、上海的大商场去设专柜,还去西部城市拓市场。
一两年运营下来,他发现进大型商场租金高,收益并不大,他又开始自己开旗舰店,同样其收益不理想。
于是,他又转战网络开进口商品网店,没多久他又发现,网店的价格战,让他这个坚守品牌的网店生意很快就惨淡下来。
寻找突破,勇于试错,王东没有停下脚步。
如今他准备进入“欧洲海淘”平台,以O2O模式来建立进口商品销售渠道,在“欧洲海淘”平台上,王东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已签约了欧盟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一千多个二三线品牌,产品包括厨具、化妆品、日用品、农产品等几十类。他准备在今明两年不断进入全国各地的社区超市和商场,进行深度合作,目前,他在上海青浦1万平方米的直营实体店很快就将开张。
这些年,王东也发现有些德国产品并不适合国内的消费习惯,就拿炒锅而言,德国的炒锅底较小,国内消费者就不习惯,放在电磁炉上还行,但放到煤气灶上就不牢靠了,比如消费者也反映德国刀具是好,但实在是太重等等。
为此,王东开始在德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涉及到炒锅、保温杯、厨房小工具等10多个门类,从设计到生产都在德国完成,“现在是德国工厂为我‘贴牌’生产,产品有着德国品质,同时又更适合国内消费习惯,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适合国内消费者的德国产品面世。”
胡梦/文 何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