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创时代

永嘉高价富铁大米走俏市场

一粒米,点铁成金

  本报记者 徐齐 见习记者 王艳琼

  县委报道组 汪雪琼

  本月中旬,江苏一家物流企业专门来人,要求以每斤65元的价格,收购永嘉县大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万多斤富铁有机大米,这也是今年该合作社生产的全部富铁有机大米。

  正值丰收时节,记者来到永嘉大柏村时,合作社负责人周廷印正在打包装袋大米准备发往江苏。他告诉记者,接连几天,他又接到许多商户的订购电话,但他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今年的水稻卖完了。”

  相比于市场上两三元一斤的大米,永嘉大柏村却能卖到65元一斤,贵了20倍以上,却仍一“米”难求,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这儿的富铁大米别处没有,而且都是纯绿色食品呢!”捧着刚从碾机下滚过的金灿灿的大米,周廷印满脸自豪。

富铁大米,

炼铁地里长“黄金”

  金秋10月,举目张望,只见大柏村层层梯田的水稻刚刚收割完毕,家家农户在路旁、田间翻晒着稻谷。

  翻开周廷印的种植记录,国稻8号水稻,含铁量达每公斤5.8毫克;日本越光稻种,含铁量达每公斤5.0毫克;江苏南粳稻种,含铁量达每公斤5.7至5.8毫克;中浙优8号水稻,含铁量达每公斤5.3毫克……而其他地区,普通水稻的含铁量仅为每公斤2.0至2.2毫克。

  “我们大岙的土地里有‘黄金’!”大岙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吕金国介绍,1958年,大岙乡因盛产铁矿石被列为炼钢基地,农户花了4年清理铁渣复垦,但田底始终留有一层厚厚的铁沙,导致水田水面总泛起一层“红水”。

  这个秘密在几年前的一次大体检中才被乡民们发现。体检结果显示,在数千村民中,竟只有2名有贫血现象。作为浙江省级贫困乡,贫血是贫困山区的普遍症状,大岙乡贫血患者比例却出奇地低。“土里含铁,种出来的大米含铁量高,村民吃了这些米,贫血率自然就低了。”吕金国说。

  更巧的是,2008年,作为省级挂钩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来到大岙乡开展结对扶贫。研究所人员实地考察后,对当地稻谷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岙乡的土壤含铁量非常高,这里的水稻等作物铁含量明显优于其他地方。

  随后,研究所决定与大岙乡联手试种富铁大米,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撑,在此建立生产基地。“正是有了这块富铁土地,才有了这里的‘富铁大米’”,中国水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曹立勇介绍,几年来,研究所在大柏村不断试种,希望能培育出更高产、更容易吸收铁等微量元素的新优化品种。几年间,找上周廷印的商户多达数十家。然而由于目前中科院只提供少量种子试种,富铁大米产量不高,几乎一“米”难求。

白酒除虫,绿色环保有妙招

  走进稻田,记者在1米上下的水稻间捋下几株仔细观察,发现谷粒颗颗饱满。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们从来不打农药。”2012年,发现这块富铁宝地后,周廷印寻思着,现在越来越多人喜爱绿色食品,何不尝试种植有机大米?但“有机”就意味着不打农药,施有机肥,那么,杀菌的效果又该如何保证?

  坐在饭桌上,周廷印思前想后。当他看到桌上的白酒,眼睛一亮,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人常用白酒清理伤口、杀毒:“对!白酒,或许就是杀菌的天然农药呢!”

  第二天一早,周廷印挽起裤腿就跑到田里。他用白酒对准一喷,密密麻麻爬在稻谷上的蚰虫立即纷纷落下。而当虫子们一落,就被水田里的田鱼游来吃掉了。此后十多天,他几次来到田间,发现虫子再无生长。白酒“一鸟二石”地解决了有机种植和鱼饲料两个问题。

  从此,合作社开始了有机大米种植。原本,秧苗在插田前7天和插田后的10至15天,需要喷洒农药,防止虫害。“我就在这两个时间段改用白酒喷洒。”周廷印介绍,他一季水稻喷洒白酒不超过3次;而普通农药需要4至5次的喷洒,可能还会有虫害残留。考虑到每亩稻田一次喷洒需要半斤白酒,他又请人来用自家大米酿造白酒。100斤的大米烧80斤白酒,仅40来度就可达到杀菌效果。

  不仅如此,周廷印还坚持不施化肥。每年稻谷收割后,他就在空出来的田地里撒上紫云英种子。等到来年3月,用土壤直接翻盖,再播下稻种,埋在土下的紫云英就成了原始绿肥。这是以前农户常用的施肥方式,但现在为了减少土地占用率、提高产量,好多农户都停用了。“比起多产多收,有机无害的大米才是人们健康所需,不是吗?”周廷印总觉得,传统的农耕方式蕴藏着很多农场主值得学习的智慧。

回乡种田,带动致富新希望

  衬衫、西裤、皮鞋,走在田间,身材不高的周廷印,一弯腰就轻易地淹没在稻谷丛中。

  2009年,大岙乡发展种植业,原乡党委书记谷华鲁找到了在江苏做生意的周廷印。“你创业能力强,又有号召力,还是回乡种田吧!”起初周廷印心里没底,但在村书记的盛情邀请下,他还是回到了大柏村,拿出多年积蓄,筹建合作社,流转128亩土地,邀请村民参股,准备大干一场。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购买,“富铁大米”让大柏村出了名,也点亮了农民致富的希望。

  “我种了40多年的田,没想到现在能种出这么值钱的稻谷。”村里农户汪树送告诉记者,以前大米每斤只卖2元,当发现是富铁大米后,各家大米价格就涨到每斤12.8元。“其实我们也想尝尝自己亲手种的大米,不过实在是舍不得啊。”汪树送虽然嘴上说“舍不得”,但脸上写满了幸福。

  郁郁葱葱的稻田间,处处留下周廷印的身影。查看害虫,观察稻谷,忙前忙后的他,全然没有了6年前商人的影子。

  “我从来没为家乡做什么,感觉这次回来很有意义。”周廷印介绍,近几年,回乡种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许多村民还把多年的荒田重新复垦。今年,他已流转了大岙乡农户1918亩农田,准备明年开垦800亩,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与农户合作种植,等稻谷收获后,再花高价从农户手中收购。这样,农户种着自己的田,又有租金收入,加上被收购的稻谷,农户的收入就更多了。

  看到大岙农户因为种植富铁水稻增收了,应坑村也有人找上门来,希望加入种植富铁水稻。而沙头镇一位种粮大户上门欲购富铁大米的稻种。“其实,是因为土地里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被水稻吸收后才生产出富铁大米,并不是种子的缘故。所以,其他地区农户有种植‘富铁’作物的想法,首先得进行土壤检测,符合条件才可以。”周廷印笑着说。

  眼下,周廷印正计划着投资建设管理房、引进烘干和碾米流水线,增设米粉粉丝、粉条的加工生产线。最近,他注册了“周大伯”商标,一个富铁大米及副产品的品牌梦早已在他心中酝酿。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创时代 00021 一粒米,点铁成金 2015-10-27 浙江日报2015-10-2700009;浙江日报2015-10-2700011;浙江日报2015-10-2700017;浙江日报2015-10-2700019 2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