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80后大学生返乡养殖蓝孔雀
盛夏,蜕羽
本报见习记者 沈晶晶 县委报道组 李轩 成守江
编者按
这里有广袤的土地,这里有丰富的物种,这里有求贤若渴的目光……乡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的新蓝海。且看充满干劲与毅力的浙江青年,如何用智慧与决心,在乡土大地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
10月,雄孔雀开始慢慢长出尾羽,尾部覆上了一点华丽的蓝绿色。长兴泗安镇东村一座不知名的小山里,29岁的小伙子高锋与妻儿一起,共同见证着近1000只蓝孔雀的华丽蜕变,笑容不自觉浮现于嘴角。
从2012年起,他们已经在山中从事孔雀养殖有3年多时间。这些有着耀眼宝蓝色外衣的精灵,不仅是高锋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更承载着这位返乡大学生的事业和梦想。
狗吠声中,这位穿着蓝色工作服、身材瘦高的长兴小伙迎面而来。从废矿到绿色规范养殖场,从贷款养殖到年产值60万元,从40%到70%的孔雀蛋孵化率,他用1000多个日夜的坚守,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盛夏,蜕羽
7月,雄孔雀尾巴上的长羽会逐渐掉落,尾部光秃秃地裸露出来。正如大学毕业的高锋,褪去大学生的光环,放弃专业对口的工作,搞起了养殖,养过番鸭,养过肉鸡,前途难测。
2009年,高锋和妻子朱琴琴结婚。紧接着,儿子出世,柴米油盐,奶粉尿布,桩桩件件。他跟随岳父在德清办起了养鸡场,每年养十几批鸡,出栏12万只左右。他说,“那几年,中饭基本没在家里吃过。”
放养、喂食、清扫……日出日落,忙忙碌碌。十几个人的养殖“圈子”里,碰上哪家引鸡苗,哪家鸡出栏,哪家打疫苗,他都去帮忙。
对于两个半月就能成熟的商品鸡,有的养殖户心存侥幸,不给鸡使用禽流感疫苗,但高锋坚持要给它们注射两次。“一旦中招,就是全死,实在亏不起。”高峰的谨慎,缘于他身后所系的整个家庭的生计。
打疫苗是一件苦差事,十几个人钻在一个棚子里,拿着针筒,五六千只鸡一只只打过去。大半天后,高峰的手臂就已经酸得抬不起来了。
但即便如此,被“套牢”的情况仍时有发生。2011年11月,一批鸡准备出栏,高锋预计能赚两三万元,但突然爆发的禽流感打碎了他的期待,最终只能将鸡贱卖,亏损五六万元。
反反复复的市场行情让高锋萌生了退意。但是,不养鸡能干嘛呢?这时,一档电视节目让小夫妻俩重新燃起了希望。饲养蓝孔雀,或许将是新的起点。
金秋,长羽
沿山路蜿蜒向上,不一会,就在半山腰看到“高氏孔雀”的门牌。走进小院,只见4亩地上,一面种满了果蔬,一面为一个布满绳网的养殖场,几只孔雀站在一个竹制架子上慵懒地享受着秋日午后的阳光。听到高锋熟悉的脚步声,孔雀一拥而上,但当看到陌生人的身影时,有几只孔雀又惊慌失措地飞向另一边。
“这里原来是废矿,全是石头渣子,树是2012年种的,地是前年开的,路是去年修的。”高锋向记者介绍道,这个养殖场是夫妻俩一点点“刨”出来的。
决定养殖蓝孔雀后,高锋一边托朋友在家乡寻找合适的地方,一边跑去安徽、江西“取经”。2012年4月,夫妻俩把养鸡挣来的14万元存款全部取出,又贷款十几万元,开办蓝孔雀养殖场,第一批引进蓝孔雀49只。
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对病症不了解,新引进的蓝孔雀马上病死了两只。每只孔雀的成本在1500到2000元间,夭折一只就相当于损失上百只鸡。为此,高锋四处请教,又买回大量书籍钻研,有时干脆蹲在孔雀舍外观察其习性,对于护理孔雀、病害防治等问题渐渐有了经验,还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
蓝孔雀第一次人工孵蛋,孵化率只有40%。高锋把每天的温度、湿度以及孔雀蛋的安放位置都仔细记录下来,研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再小心翼翼地开始下一轮的尝试。到2013年,孔雀蛋的孵化率已经接近70%。
蓝孔雀是爱干净的动物,况且棚屋地面铺的是细沙子和小石子,一旦粪便渗入,细菌很容易发酵引起疾病。因此,这些粪便要用铁锹一点点敲掉,连同底下的细沙一起铲掉,5间棚屋打扫下来得花两三个小时。3年来,高锋每天过来,上午打扫一遍,下午还得打扫一遍,双手早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碧春,开屏
每年3月,雄孔雀的20枚尾羽长全。开屏前,雄蓝孔雀抖动尾羽,发出“沙沙”的声响。不多久,一个五颜六色、如同大型羽扇般的孔雀屏随即跃然眼前,令人目眩神迷。
采访中,又到了给孔雀喂食的时间,记者随高锋一同来到配料间。只见他站在一排摆放整齐的铁桶前,按顺序将饲料放入喂食的盆中,每加一项都要在旁边的电子秤上称重。随后,我们又一起来到饲养孔雀的棚屋,高锋模仿着孔雀的叫声“啊哦啊哦”轻声呼唤,几只孔雀便昂首踱步过来,开始慢慢地啄食起饲料和番薯梗。
“合成饲料和青饲料的比例保持在6:4,定期要补充动物蛋白,给他们喂食一些虫子。”园子里种着四季豆、南瓜、番薯等等。夫妻俩用南瓜叶子和番薯梗喂养孔雀,南瓜和番薯则上了一家三口的饭桌。
去年,高锋还创建网站,注册了商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最高峰时,孔雀舍里养了近2000只大大小小的蓝孔雀。最近,他正在思考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蓝孔雀的销路主要靠引种、观赏和食用,而这些都是一次性生意。
为此,他准备将现在的养殖场作为育雏基地,再另寻一处开辟孔雀生态观光园,做旅游项目。同时,他也在积极和企业沟通洽谈,做蓝孔雀胆、尾羽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他相信,随着蓝孔雀养殖市场的扩大,今后还会有很多外地客商过来引种,产值收入将逐年增长。
一步一个脚印,付出换来收获。寂寞深山里,高锋的蓝孔雀之梦,正在愈变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