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专版

迈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东钱湖:千年沉淀 十年锤炼

——诗画湖泊 休闲之所

  迈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东钱湖:千年沉淀 十年锤炼

  文/仇欢 翁芳频

  “尽说西湖足胜游,东湖谁信更清幽?”东钱湖兼具西湖风韵和太湖气魄,她的风情里包含了江南千百年来的历史文脉和吴越特色。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相传商祖范蠡携西施隐居此地,北宋王安石曾疏浚东钱湖试验变法,南宋史家更因“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而传为美谈。

  这里历史遗迹众多,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南宋石刻和庙沟后石牌坊藏身山水间,小普陀及霞屿禅寺享誉浙东南,为纪念当代书圣沙孟海而设的书画院静立殷湾湖畔。

  这里拥有璀璨的文明、不可再生的山水价值和难以复制的生态稀缺资源,真山真水、佛教名胜、秀色遗风等多元文化演绎着优雅和谐之曲。

  10月9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意味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作为我省发展旅游的主平台之一,将跻身于旅游产业的劲旅。

  东钱湖,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在一时间汇集天时地利人和,披上“国字号”?东钱湖管委会决策层又书写了哪些出人意料的手笔,从而策动东钱湖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从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到破题污水治理,再到争创一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钱湖管委会秉承“生态立区”理念,融入中国旅游大潮,打造着一个诗意栖居的国际湖泊。

自然与人文的禀赋

——诗画湖泊 休闲之所

  东钱湖湖面面积20平方公里,环湖45公里,八十一岭环抱,七十二溪流注,三十六村错落,休闲特质得天独厚。东钱湖与宁波城市毗邻,却又若即若离,充满自然的野趣与从容,成为都市人休闲慢生活的好去处。那些“城市度假之湖”、“生态野趣之湖”、“文化养性之湖”、“时尚休闲之湖”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符号。

  大凡名山胜水必定承载着沧桑的历史烟尘,东钱湖也不例外,它就以典雅隽秀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造就了东钱湖这一方旅游胜地;人文,赋予了东钱湖这一方山水生机。自然与人文交融,古典与现代并存,宁静与幽雅一体。

  相传早在春秋末期,陶朱公范蠡灭吴有功,贩陶致富,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携爱侣西施隐居东钱湖畔,过上了向往的“隐逸”生活,进退自如,忧乐两宜。

  在元代诗人袁士元的眼中,东钱湖比西湖更清更幽,更适合心灵的放逐,所以他说:“尽说西湖足胜游,东湖谁信更清幽?”明代大才子徐文长赞叹东钱湖的浩淼:“湖平孤屿出,天阔万峰来。”而天一阁主人范钦则吟咏东钱湖的悠然:“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历经沧桑的东钱湖,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众多具有较高历史及艺术价值的文化历史遗存。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现存文物古迹1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

  湖心岛小普陀把东钱湖分为南湖和北湖,有钱堤烟波、陶公钓矶、清风香桂、澄湖明月、二灵掠影、霞屿锁岚、补陀洞天、山僧呼舶等钱湖十景。景区内的霞屿禅寺和观音洞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被誉为“一山观湖海,万翠拥福泉”的福泉山景区内,山峦起伏,山谷纵横,3600亩茶园连绵不绝,是一个融茶文化、福文化、佛教文化于自然山林之中,集名茶、名树、名泉为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胜地。

  诗人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东钱湖得天独厚的休闲特质,在这个高速向前奔跑的时代,田园牧歌的价值尤显突出。东钱湖畔的4个古朴村落,洋山村、西村、东村、绿野村,连成一片,组成了“十里四香”景区。山居、湖居相得益彰,凝练着江南特有的渔耕文化。

  正是这样的天赐禀赋以及天时地利优势,使东钱湖对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始终孜孜以求。

保护与开发的辩证——科学治水 回归生态

  如今,我们所见东钱湖水的从容和文化的悠远,也不是始终如一,十几年前,在东钱湖渔民口中就流传着“钱湖水竿打竿,一脚踩在淤泥滩”的笑谈。

  近年来,审时度势的东钱湖管委会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坚持以生态治理为魂,进行科学治水,探索出“治水十法”,其中之一就是从旅游的角度治理水质。对污染行迹,坚持“零容忍”;建生态工程,尽挥“大手笔”。

  东钱湖是我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水域近20平方公里,差不多有3个半杭州西湖的面积。面积大、汇流多,治水工作任重道远,东钱湖管委会从治湖为主向湖河并重,并向标本兼治、治管结合转变。按照“拆迁一批、改造一批、保留一批”,对沿湖村庄拆迁、改造;依照“一河一策”,对入湖溪河实施整治。与此同时,注重科技助力,做到科学施方、事半功倍,破解治水难题。

  2013年,东钱湖引进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借助“国家队”的优势,将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包括东钱湖清淤工程生态风险评估、东钱湖水生生物恢复示范工程研究、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东钱湖生态渔业研究、东钱湖水质监测及预警系统构建等,通过增加水生植物、改善鱼类种群结构等构建完整健康的东钱湖水域生态系统,为东钱湖整个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五水共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对国内许多湖泊如何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保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在2014年10月第六届“中国湖泊休闲节”期间,举行“东钱湖论治水”论坛,邀请中科院院士等专家学者总结历年来湖泊治理经验,形成“生态钱湖”发展模式。

  东钱湖历经千年,湖底淤泥层层堆积。为去除污染底泥、控制内源污染、拓展旅游功能,东钱湖管委会邀请全国著名的设计院、专家进行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根据众多专家的意见,放弃了一般湖泊全部换水、抽干暴晒的清淤模式,选择了底泥疏浚与现有生物保护、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局部疏浚、薄层清淤”方案。其中东钱湖管委会在淤泥清治中的“真空预压固结”和“絮凝余水处理”两项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东钱湖针对近湖湿地被占用、功能退化的状况,投资5100万元,建设马山湿地公园,打造独具特色的湿地植物群落,修复滨湖缓冲带生态系统,有效增加原水储存能力、去除水中污染物、保障供水水源安全。并且结合“智慧东钱湖”建设,大力推行“智慧水利”,实现全区雨情水情数据动态监控、灌溉供水远程控制、闸门自动启闭,达到有效控水、科学调水、节约用水的目的,为“五水共治”、抗台救灾等工作提供实时信息。

  迄今,东钱湖已累计投入的生态建设资金超过10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3以上。其中沿湖村企拆迁安置50亿元,清淤工程、沿山干河及岸线、山塘、河道整治32亿元,排污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9亿元……

  十余年的“零容忍”、“大手笔”、“高规格”,终于换来东钱湖水质的大逆转,水体污染现象彻底改观。湖水从整体四类、局部五类上升到总体三类、局部二类,绝迹30多年的银鱼、莼菜等环境敏感型物种又重新出现。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明艳教授表示,目前,湖水水质得到改善,生物种类结构更趋合理,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加。东钱湖坚持生态治理理念,为全国大型湖泊的治理提供了范例。

规划与发展的布局——创新突破 打造一流

  东钱湖自2001年成立旅游度假区以来,就有“一区三基地”的目标定位:国家级生态型旅游度假区、长三角著名的休闲度假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基地和国际性的高端总部基地。2009年起,借助参与起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标准的契机,全面开展创建工作,到如今确定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也迎来了东钱湖休闲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自然角度来看,东钱湖天然的湖泊、山水资源,最适宜休闲度假;从建设发展角度来看,东钱湖产品结构完美,从星级酒店到特色民宿、从海鲜小吃到帆船游艇,游客在这里能获得心仪的游玩体验。2014年游客量达116万人次,其中外省游客51%,旅游总收入28亿元。此次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殊荣,可谓是名至实归。

  近年来,东钱湖度假区以“旅游”向“栖游”的迈进为主要目标,开发了系统、多元的度假产品,形成了大旅游格局。南线以运动娱乐、文化体验、山野观光为主题,在这条线上,游艇俱乐部、琉璃文化园、湖泊世界、田螺山庄、水上花园、人工沙滩、阳光水岸、启新高尔夫俱乐部、马山湿地、南宋石刻公园、福泉山等景点星罗棋布又各具特色。中线以宗教朝拜、湖堤水岸为主题,包含慢村、小普陀、王安石公园、陶公岛、龙舟赛、水上自行车,文化与休闲相得益彰。北线以动物休闲和田园休闲为主题,雅戈尔国际信鸽俱乐部及马术俱乐部、自行车道为核心内容。

  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推进,东钱湖汇聚的旅游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借助东钱湖特有的生态、区位、人文、体制等优势,始终坚持“规划为纲、生态为基、旅游为业、文化为魂、创新为要、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营造宜人、宜游的湖泊休闲度假环境,打造系统多元的度假产品——以环湖酒店群为依托的住宿产品体系;实施“3+4”战略,在温泉、游艇、高尔夫这“黄金三剑客”基础上,立足于良好、开阔的山水空间,设计打造了以“骑行、舟行、车行、步行”为主打的休闲运动产品体系;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水乡、田园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中国湖泊湖休节为统领的旅游节事产品体系。

  “对东钱湖来说,此次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殊荣,不仅是一次旅游品质的最好认证,也是迈步走向世界的最佳载体。”东钱湖相关负责人说,东钱湖打造的这张“国字号”名片,带来的除了旅游产业的升级、接待人数的增长、休闲品质的提高外,对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的旅游发展格局也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几年,为打造一流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还将实施“星月计划”——即开发建设世界级的休闲水城及国际化的特色小镇、大型主题娱乐综合体和韩岭、陶公、东村、西村等一批休闲乡村,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业态,起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模范作用,进一步融入中国旅游大潮,与国际接轨。

  知识小贴士

了解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的区别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别代表了中国旅游度假产品和观光产品的最高等级。两者都实行标准认定、动态管理、退出机制。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指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能够满足游客休憩、康体、运动、益智、娱乐等休闲需求的,相对完整的度假设施集聚区。2011年,国家旅游局重新制定并发布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新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产品认证制,以统一标准开启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评定,新一轮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突出度假功能的集聚、休闲度假产品的多元复合性、多层次的住宿接待体系、优良的度假环境和统一高效的管理服务机构。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由国家旅游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第23号)评定的全国旅游景区(点)的最高级别景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7 东钱湖:千年沉淀 十年锤炼 2015-10-27 浙江日报2015-10-2700007;浙江日报2015-10-2700008;浙江日报2015-10-2700010;浙江日报2015-10-2700013;浙江日报2015-10-2700009;浙江日报2015-10-2700015;浙江日报2015-10-2700016;浙江日报2015-10-2700017 2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