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油茶规模化经营,创新科技延伸产业链
常山振兴山上“油库”
本报记者 祝梅
通讯员 刘力 胡江平
进入十月下旬,在素有“浙西绿色油库”美誉的衢州常山县,漫山遍野的油茶又迎来了采收时节。胡柚、油茶、食用菌是当地的“三宝”,其中,作为当地主要经济树种的油茶,不仅历史悠久,也是不少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回溯辉煌历史的同时,当地的农户、企业、林业部门也将目光投向未来。去年10月,《“常山三宝”振兴发展行动计划》出台,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和品牌化四个关键词,引领着这一传统农业产业走上转型发展的新路。
良种油茶唱主角
“我们的油茶林现在以散户为主,要想做提升,肯定是要规模化经营!”这些年,常山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杜红亮“扎根”在油茶林里,主要做了两件事:良种的示范推广,还有低产林的改造提升。
在同弓乡中和村油茶良种推广示范基地,700亩的油茶林已开始显现效益。“去年,这片油茶林的亩产油15公斤,预计今年能达到20公斤左右。”杜红亮说,这片林地由三个专业合作社依托省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尝试规模种植,最早参与的和杰林果专业合作社,去年已经有了近6万元收入。
油茶要增产,农民才能增收。长久以来,油茶林生长缓慢、产量偏低的状况,让林农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常山油茶研究所良种苗圃繁育中心同中国林科院亚林业所合作,从根源着手,培育长林系列油茶良种苗木,现在,每年可以生产350多万株的油茶,实现了优良株系从引进到自给的转变。
经过研发的良种油茶,盛产期的亩产油可以达到50公斤,是老品种的5到10倍。“油茶基本上自花不授粉,在同一片基地种植五个品种或以上的油茶,可以大大提高坐果率。”杜红亮说。
目前,常山县油茶总面积已达27万亩,常年油茶籽产量5000余吨,茶油1300余吨,单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油茶的面积还要扩展,但要在确保良种纯度的前提下,走优质发展的路线。”杜红亮说,针对当地的老林,林业部门通过林地清理、复垦等提升了近1倍的产量,但要“治本”,老油茶林都要逐渐走上更新换代之路。
创新发展拓新路
在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精炼车间,一条投资800多万元的全不锈钢的山茶油改进型生产线为山茶油的加工注入了科技的色彩。
“这条生产线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以前山茶油加工都是参照豆油、菜籽油,损耗了山茶油中的营养物质,同时,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能源损耗大。”常发总经理祝洪刚告诉记者,新的生产线采用专利精炼技术,通过低温冷榨方式,保留了山茶油本身的特质和营养成分,能以更好的品质来满足消费者。
去年10月山茶油在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以来,山茶油的产业链条更加清晰。数据显示,常山山茶油现在的平均月成交额达6.3亿元,电子盘面交收100余吨山茶油。
“套期保值在一定程度上摊销了农民的种植风险,而对企业来说,平台所承担的金融性服务功能也减轻了资金回流压力,确保更多资金流向生产研发环节。”祝洪刚说,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山茶油生产的企业之一,常发与浙江大学食品系共建的油茶科创中心,更多样化的山茶油品种正在研发中,未来的进军方向,将是大健康产业。
“山茶油除了用作烹饪油,还可以开发精油、化妆品等产品,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也将通过技术研发发掘出新的价值。产品的多元化,也将给油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他说。
要卖油也要卖“游”
菜籽饼装入木榨,用悬空的石锤敲打木楔子,山茶油潺潺流出……随着传统的山茶油压榨技艺不再承担生产的主要任务,这些古法景象也多以省级非遗的形象示人。围绕深厚的油茶文化底蕴,一番新景象正待揭幕。
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这一两年间吸引了不少游客。原先,油茶是黄塘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4322亩的油茶面积,摊下来人均能有4.6亩,村支书廖红俊带着大家实行统一的油茶管理制度,以全省“最美油茶林”评选为契机,黄塘村正式走上了从“卖油”向“卖游”转变的美丽经济之路。目前,黄塘村已先后建起八面山漂流、稻草文化村、滑草场等景点,前期投入则采用“资金+资源入股、全民分红”的模式。“就拿河道来说,这是每个村民共享的,我们从80元一张的漂流门票中抽出5元,用于村民公益和社会保障,而所有景点的运营收入,最后还会给大家分红。”他说。
今年7月18日,黄塘村办起滑草漂流节,当天就有5000多名游客涌入山村。一直到8月底,村里的100来张床位都是满的。廖红俊说,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400元,比原先“卖油”增长3000多元。
站在黄塘村山顶,漫山遍野都是油茶林。“油茶林就是我们的风景。”廖红俊说,今年村里正在建设油茶主题公园,既有休闲游步道,也会打造油茶主题的小木屋。预计到明年6月底,油茶林里的主题民宿就将正式亮相,打造集油茶体验、参观、销售、休闲于一体的油茶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