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理论视野

“八八战略”:浙江“十三五”发展的金钥匙

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十三五”时期仍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体制机制、高端要素与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浙江要应对新的挑战,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续写“八八战略”的新篇章,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进一步发挥优势、统筹兼顾,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在全国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一、以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不断推进改革,增强体制机制优势是浙江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三五”时期,浙江要尽量降低制度交易成本,让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聚焦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改革。在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背景下,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改革信心、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凝聚改革共识、攻克改革难点。要聚焦转型升级中的难题,坚决破除阻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弊端。通过攻难克坚的改革,在促进我省的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升级、从单纯的制造向制造服务一体转型上取得新突破,在尽快实现全省户籍一体化,实现城乡土地、房产与物权的等值化,推进教育、医疗、住房与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新突破,在让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上取得新突破,为浙江新常态下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聚焦政府改革。政府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十三五”时期,要继续以政府改革为突破口,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要进一步打破体制障碍,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继续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和干预,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要继续减少政府对资源要素价格的干预,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要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打造尊重市场、尊重规律的“有限”政府,服务到位、监管到位的“有为”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规范高效运转的“有效”政府。

  聚焦社会领域改革。国际经验表明,在转型发展期,经济增长往往呈现一定的脆弱性,需要通过社会发展予以弥补和支撑。“十三五”时期,浙江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三分”思路,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重点在文化、医疗卫生和户籍等改革上取得成效;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抓好教育、增收、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城乡居民。

  二、以加快创新转换增长动力

  “八八战略”立足实践,注重发挥优势,注重开拓创新。“十三五”时期,浙江必须继续紧紧扭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进一步打好以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以加快创新来转换增长动力,根本改变增长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环境消耗的格局,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的格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要着力构建“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知识创新为基础、制度创新为保障、科技服务为纽带”的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坚持创新人才为根本的核心战略,尽快形成依靠人力资本质量与技术进步、创新驱动的新引擎,而不再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要素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要弘扬和培育以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家精神,加快推进“名牌、名品、名家”建设,让更多的第二代、第三代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脱颖而出,使浙江成为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和自主创新先行区。

  加快完善创新环境。高标准地谋划创新型增长,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充分发挥我省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浙江民间资本目前以PE(股权投资)为主,“十三五”时期应当引导和扶持它们更多地转向“VC—PE” (天使—风投),从而形成更多的新增长点,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为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切实把政策激励和发展平台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既增强创业动力又释放创新活力,促成全省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

  加快自主创新与互联网创新。近年来,浙江在自主创新与互联网创新上已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 “十三五”期间,全省必须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把人才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开放合作作为重要路径,并以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创新发展的优先任务。要坚持推进“四换三名”,重点推进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重点推进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城市转型与智能发展,重点推进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社会转型与智能服务。在主要传统行业与领域,形成一批能引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协同制造方式创新的示范型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以信息经济引领产业升级

  “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提升浙江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必须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确立信息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发挥信息经济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实现从制造大省向信息经济大省的跨越。

  把发展信息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5%的网络零售、70%的跨境电子商务及60%的企业间电商交易都是依托浙江的电商平台完成的,浙江IT产业年均发展速度在25%以上,全省信息消费规模已经达到约1500多亿人民币,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时期,浙江要坚持把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软件、信息产品制造等产业;在做大做强实体市场的同时,大力扶持和推动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网络市场发展,推动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的联动发展;扎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国家示范区建设。

  把七大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十三五”时期,浙江要着力培育在新常态下能支撑未来发展的大产业,必须依托和发挥信息经济的优势,完善发展政策,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围绕七大产业,培育一批百亿元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和有影响的现代产业集聚区。要围绕七大产业,打造一批互联网创业小镇、云计算产业小镇、基金小镇、旅游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

  把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作为改造提升的重要途径。要制定浙江产业互联网长期发展战略,依托互联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措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工艺和流程,加快研发设计与制造工艺系统的综合集成,推进我省各类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机械、纺织服装行业要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石化、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要推广绿色生产、安全生产,建立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管理体系,生产性服务业要从制造业产业链中分离出来,以信息技术重构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

  四、以平台建设优化空间布局

  “十三五”时期,浙江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山海资源优势,必须强化平台载体,建设集聚高地,全面推进资源要素的整合与空间布局的优化。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战略发展平台。要坚持国家战略导向,以全球化的眼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在落实国家战略举措中打造若干有国际影响的战略平台。要紧紧围绕“海洋+”主题,围绕“江海联运”,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深水港优势,布局以港航物流服务为重点的海洋服务业,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长江经济带建设所带来的外溢发展通道。

  打造具有先行示范的新型众创平台。新常态需要新动力,推进创业创新与创客平台建设是一个关键。要着力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政策的先行先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加快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嘉兴科技城、舟山海洋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并积极支持温州、金华等地谋划建设新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有条件的高新园区向创新园区转型。要在“十三五”时期集聚建设一批 “众创”平台和电商平台,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比较优势和供给能力。要以“互联网+”推进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科技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布局,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支撑“众创”平台及特色小镇建设,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打造位居全球前列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是一种开放、共享、共赢的平台,是创业创新的土壤和基地。 “十三五”时期,浙江应当继续发展壮大现有的阿里巴巴等消费型互联网平台,鼓励其跨界扩张,巩固其全球影响力。同时,应当以政策与环境为抓手,以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契机,积极鼓励和培育一些在规模与行业上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平台,助推创业创新。

  五、以扩大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

  “十三五”时期,浙江要进一步发挥开放优势和环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提高开放的水平,赢得发展和竞争的主动。

  构建更完善、更具活力的开放型体系。应对全球经济演变趋势,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演进,必须从被动适应全球化竞争转向主动实施全球化战略。为此,要依托浙商“走出去”、“引进来”和浙商“回归”,积极推动经贸、产业和科技的国内国际合作,以国际化的眼光统筹要素资源、抢占优势空间,促成开放模式由“高进低出”向“高出高进”、“优进优出”的转变,构建高水平的开放体系。要培育提升我省大型本土跨国公司,鼓励并购重组,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倒逼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

  推进“两高”合作。要扎实推进高水平、高起点的开放合作,一是要积极发挥浙江区位、产业、市场与金融等优势,高水平、高起点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主动融入国际经济新体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要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以高水平、高起点的开放合作打造舟山江海联运中心,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和宁波保税区建设,加快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建设。

  参与“两端”建设。要加强与有关国家在设施建设、标准规则这“两端”的互利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在“设施建设”端,要强化支撑我省开放战略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完善“铁公水”、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高效链接、互联互通、系统成网的交通基础设施格局。在“标准规则”端,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六、以城乡协调增进群众获得感

  “八八战略”突出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十三五”时期,浙江要进一步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中产阶层,更加注重社会治理。

  更加注重城乡“民生幸福”。“十三五”时期,必须统筹工农、城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加快提高新型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国际经验表明,这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防止素质和能力差异在代际的传递;加强对农村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与创业能力;实行更加公平和普惠的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和消费水平。要以“互联网+”改造农业、农村和农民,释放城乡巨大的内需潜力,增进城乡居民的获得感。

  更加注重城乡中产阶层。城乡中产阶层的成长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在新常态下,他们既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中坚力量,也是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来源。 “十三五”时期,浙江要稳步培育壮大城乡中产阶层,需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消除形形色色的社会不公,实现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让大部分人实现富裕”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住房、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化解社会变迁期的潜在风险,促进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使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协调、稳定发展。

  更加注重城乡社会治理。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和谐因素,激发一切发展动力与创造活力。要健全城乡群众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以及信访、传媒这些基本的诉求表达渠道,同时强化各种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等表达载体的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对话、协商和处理问题的机制。要积极培育城乡社会组织,坚持引导与管理相结合,通过行政指导、资金支持、信息互通等手段,重点培育发展惠及民生的公益类民间组织,使其能够在促进城乡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民主法治素质,提升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切实保障群众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以互联网+推进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协同治理,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七、以生态文明提升城乡品质

  “十三五”时期,浙江要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提升城乡生产生活品质,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生态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改进全省源头地区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补偿机制和补助标准,建立跨区域的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加大对促进不同类型生态保护区的政策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建立生态价值评估体系,解决政府、居民、企业之间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使生态发展成为共识,使生态保护和生态价值增长成为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要积极引入和培育第三方中介服务,在排污口关闭、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垃圾分类处置、排污权和碳交易机制、绿色低碳消费等体制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推进生态社会化管理。要淡化GDP考核,强化生态考核,发挥社会力量,健全生态监督。政府部门应围绕生态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资源与环境的评价、交易、使用、监管、监督政策体系,使生态监管监督常态化。除执法部门外,还应吸纳社会团体和民间机构、居民和游客进行有效监督,从约束、处罚和激励角度,发挥社会力量的生态监督作用。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发挥生态优势不是“坐、等、靠”,而是要积极提升生态附加值。为此,在目标导向上,要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或生态保护,而着力于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优势。在战略规划上,要注重布局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保健医疗产业、生态创意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需求巨大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在机制设计和制度创新上,要强化约束性机制和激励性机制,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八、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

  “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发挥我省的人文优势,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

  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增强文化凝聚力。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从而不断增强文化凝聚力,增强团结和聚集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增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内聚力。要加强“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道德规范、共同的价值观追求”等文化道德标准建设,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激发全省城乡居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完善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文化生产力。“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破除阻碍我省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改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有效供给,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改善文化民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强化财政扶持、市场运作与人才培养,依托文化创意平台与影视基地等建设,大力推进创意产业和网络娱乐等新兴产业发展,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势文化品牌,将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加快互联网融合,增强文化竞争力。要围绕文化挖掘、文化创意和文化嫁接,推进“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利用3D等数字技术,打通文化产业链,促进不同产业领域的升级与创新。要积极发展新平台新终端,发展新模式新技术,培育网络文化产业,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增强浙江文化的话语权,扩大浙江文化的影响力,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硬支撑”。

  【主要执笔:聂献忠】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5 “八八战略”:浙江“十三五”发展的金钥匙 2015-10-26 浙江日报2015-10-2600006 2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