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扶持不足、人才难招——
一位养老院长的烦恼
核心提示:
重阳又至,养老仍难。截至2014年底,我省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3张,床位缺口仍达16万张。利用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我省民营养老院发展较快,但依然困难重重。专家指出,资金、政策、人才是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三大难题。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李灵
10月21日,又是一年重阳节,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永华街332号,传出欢声笑语。
这是一家民营养老院——杭州爱心老年之家,老人们聚在一起欢度节日,院长李青则在一旁忙碌,她特地化了点妆,但依旧难掩脸上的倦容和黑眼圈。
11年前,来自江西的李青,在杭州创办“爱心老年之家”,希望能成为老人晚年的依靠。尽管我省养老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力度不断加大,老年之家得以持续发展,但一路走来,她的烦恼还有不少。
资金短缺,盼投入
李青算账的速度快得惊人。11年的养老院长经历,让她做什么事都精打细算,因为她的养老院至今仍勉强维持开支平衡。
1989年,18岁的李青只身来到杭州,做一件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开养老院。她原本开出租车,将多年积累的10万元投入,在杭州开出一家家庭式敬老院。
看着首批入住的13位老人,李青以为梦想成真,但每月千余元的亏损,让这个梦做得很辛苦。在李青的争取下,当地政府减免了水电费和税收等,爱心老年之家在蹒跚中前行,入住老人发展至百名。
让李青看到希望的是,2011年,“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被写入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随后,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发展民办养老产业的意见,床位补助、运营补助等各项优惠政策开始落实,但是李青发现,这些对于养老院的投入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办一家百张床位的养老院,至少投入200万元,每年需要支付租金、护工费等,还要聘请安保人员。”李青说,院里的收入主要来自老人的入住费,收费从1000元多到3500元不等,只够勉强维持开支。收入上不去,各方面设施和服务质量自然就打折扣。
为什么不适当提高入住费用?李青坦言,入住民办养老院的,大多是工薪阶层,无法承担高昂的养老费用。
一组数据证实了李青的看法。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70.8%的被访者自评经济状况为大致够用,约14%的老人则表示“经济困难”,只有15%的老年人认为“比较宽裕”。近年来尽管物价上涨、工资上调,养老金却相对增长缓慢,这对民营养老院提高入住费用增加了难度。
扶持不足,盼政策
杭州爱心老年之家二楼走廊尽头,95岁的程奶奶望着远方,眼神空洞。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症和糖尿病等老年疾病。
老人原本住在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治疗和养老集中在一起,但因收费混乱、过度治疗等问题,家人将她换到了这里。“有些养老机构在钻政策空子。”李青感叹。
目前,全省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共65.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92%。护理型养老机构,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不少地方正在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后,养老院加康复医院的名称,吸引了不少老人入住。但因医养界线模糊,部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给老人重复用药,将养老费用纳入医疗费用,推高了收费。
温州医科大学附二医院院长连庆泉是省政协委员,他在今年初的省两会上曾就“医养结合”问题提出,医养融合后,在解决医保覆盖的同时,必须出台政策,解决什么情况可以进医保,怎么避免过度治疗等问题。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民办养老机构1192家,床位16万张,民办养老床位占总床位的51.23%,但是类似医养界限模糊等各类问题开始暴露。
在李青看来,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政府应及时出台政策,做好监管工作,规范养老服务市场,保障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员工难招,盼人才
最让李青发愁的,是专业护理员难招。
爱心养老之家共有140名老人,其中70%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亟需专业护理员。但是,目前养老院共有22名护理员,只有一名专业护士,其他都是5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大多从未上过学,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照料服务。
这显然不是一个人的烦恼。杭州金色年华老年公寓负责人抱怨,去年5月从江西卫校招了10名护理专业应届生毕业生,但两个月后就走了6人,到去年国庆节时人都走光了;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也抱怨,没有年轻的护理员愿意来。
胡小红是“爱心老人之家”唯一的80后护工,“看在李青是朋友的份上,不然我不会来这里。”胡小红坦率地说。回想起第一次给老人换尿不湿,她至今还觉得难受:“心里真不是滋味。”
在她看来,脏和累是表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整天和老人打交道,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暮气沉沉:“很多朋友知道我在给老人做护工,都表示不理解。”
“在国外,照顾失能老人的护工工资水平较高,远超一般护士,但是国内护工的工资,只相当于普通家政人员水平,因此很多人不会选择这个职业。”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分院院长陈雪萍说。
专业护理也是不少老人的期待。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我省60-69岁低龄组老年人文化程度显著提高,“今后他们对护理员的素质要求也会提高,不仅能照料生活起居,还要沟通交流。”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政府部门正在着力破解这一难题,如办培训机构,在高职院校设立养老护理专业,对入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毕业生进行奖补。
秋日阳光下,李青说:“相信民营养老机构的未来光明,希望我们真正成为老人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