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打造,讲述浙商精神
浙产话剧《凤凰》杭州首演
本报杭州10月16日讯 (记者 刘慧)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历时1年精心打造的叙述体话剧《凤凰》15日晚在浙话艺术剧院首演。16日,在文化部艺术司、省文化厅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戏剧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给予高度评价。
全剧围绕江城市某民营企业凤凰集团的3次董事会为故事核心,以改革开放近40年为时间跨度,用艺术化、戏剧化的方式讲述浙商故事,表现浙商精神,既充分展示新浙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反映这一群体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形势时所产生的困惑、迷茫、思考与奋斗拼搏。
舞台上,从上辈传下来的“凤凰绣”是反复出现、贯穿全剧的象征性形象,它与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韵味悠长的《凤凰谣》在演员中传唱,继而回荡在观众心里;舞台正中央多媒体播放的火中凤凰迎面向观众飞来,昭示着不断前行的浙商们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
舞台上既有江浙城乡生活画卷的生动展现,也有历史与当下现实的穿越贯通;既有主要人物的深度塑造,也有集体群像式的丰富表达。这是浙话用兼具生活化、史诗化、哲思化的现代舞台风格,打造一部有温度、有筋骨、有思想、有品质、有艺术魅力的精品力作。
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告诉记者,《凤凰》不仅仅歌颂浙商,也歌颂浙江的历史和文化。从舞台导演到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我认为这出戏也许是2015年话剧界一飞冲天的凤凰。”著名剧作家欧阳逸冰更是赞不绝口,《凤凰》是对新生和未来的渴望,是对未来的呼唤。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李法曾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王敏深有同感,《凤凰》通过浙江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走过的路程,成功地塑造出阿发、秀秀等人善良坚毅的形象,令人感佩。
著名表演艺术家、甘肃省话剧院院长朱衡认为,今天的浙话就是凤凰,满面春风,我觉得这个戏不仅仅是在写浙商,也是在写改革开放的阵痛和思考。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说,这部戏宫晓东导演和编剧特别用心,呈现得很充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作品。
浙话董事长王文龙深有感触地说,浙商现象、浙商精神、浙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首演后《凤凰》将马上开启在全国的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