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第三届乌镇戏剧节开幕,20台剧目73场演出轮番上演

一个千年古镇,一场戏剧盛宴

  本报桐乡10月15日电

  记者 吴孟婕 市委报道组 张潘丽

  好的戏剧,会让人忘记时间和自我,忘记身处剧场,也忘记文化隔阂和语言差异。15日晚,第三届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之一、由赫伯特·弗里茨导演的《物理学家》做到了。傍晚6时刚过,距离开演还有一个多小时,乌镇大剧院外已经会集了不少心急的观众,这部瑞士苏黎世国家剧院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本届戏剧节门票最快被秒杀的剧目之一。

  该剧剧本由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创作,二战期间,他撰写了多部极具影响力的优秀戏剧作品,完成于1962年的《物理学家》奠定了其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在编剧史航看来,100多分钟的演出 “拥有迷乱的快乐,耀眼的夸张,杂技式的精湛技艺”、“在荒诞中体悟深刻”,也体现了孟京辉作为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先锋式的选剧品味。

  而提前好几天就达到乌镇的孟京辉则称,自己是来感受观众的热力和能量的:“10月15日至24日,整整10天,8大国家级舞台艺术戏剧团体将带来20台剧目、73场演出。一个千年古镇,一场戏剧盛宴,一种来自民间的‘观演力’和‘创造力’——这样的组合及由此形成的张力,难道不是最真实、最有力量、最吸引人的么?”

  14日下午,赫伯特·弗里茨和团队到达乌镇后,来不及好好游览水乡风光,就窝在乌镇大剧院开始了紧张的装台、彩排工作。“去年我就听说过乌镇戏剧节,没想到,今年竟然接到了邀请,还作为开幕大戏演出,备感荣幸之余,也是一种缘分。”开演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弗里茨幽默地说,“戏剧的魅力在于‘未知’——演出前,你永远不知道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之间会产生一种怎样的连接,而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可以告诉你的是,我的心跳很剧烈,相信是一种好的暗示。”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首创“双开幕大戏”。《物理学家》接近尾声时,青年先锋导演李建军的新作《飞向天空的人》在诗田广场上演。与白天水乡的静雅气息不同,夜晚的乌镇在灯光勾勒下更显晶莹剔透,别有一番滋味。走在石板街上,乌镇戏剧节总监制黄磊有些恍惚:“如果戏剧是梦,不如我们就叫这里是‘乌托镇’吧。”一桥之隔,就是由鱼塘改建的水剧场,去年的开幕大戏、田沁鑫导演的《青蛇》“借”来的那场雨还让人印象深刻,16日至23日,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将在这里再掀波澜。“2013年第一届乌镇戏剧节,我抱着懵懂的心态来到乌镇;2014年,怀疑一度大过期待——乌镇还能怎么玩?结果,这里又给了我新的惊喜;今年看了节目单后,我几乎已经可以确定这将是一场‘空前’的戏剧盛宴。”文化评论人周黎明表示。“震撼”,也是乌镇戏剧节艺委会成员宋丹丹在媒体群访和开幕式上的高频词,“没想到,黄磊、孟京辉他们在乌镇做了一个如此纯粹的戏剧节。对于中国和国际戏剧界来说,乌镇无疑会成为一个地标性的词汇。”

  “法国北方剧院、瑞士苏黎世国家剧院、德国塔利亚剧院等世界8大名团齐聚乌镇,其中多部剧目是首度访华”、 “7个半小时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位列世界最长话剧名单,演员年龄横跨12岁到72岁”、 “10月22日,从下午到晚上,将有多达12部风格各异的青年戏剧作品在蚌湾剧场轮番上演”……戏剧节组委会粗粗一算,本届戏剧节的“最”竟有31项之多。

  总数达10个、大小各异的室内剧场和大型户外剧场组成了独特的表演空间,更有街道巷弯、户外广场,随处可见精彩表演:身高4米的巨人,携带着他们的特质相机,四处搜寻古镇人文历史、建筑特色,偶尔迷路时,还会向当地居民问路;一支“全球最小铜管乐队”坐在摇橹船上演奏,从狂热的摇滚到自由的说唱,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所到之处,人们跟着它笑,跟着它唱,跟着它跳。这场戏剧的狂欢,其实从14日晚上已经提前启动:乌镇西栅景区的长街上,游客明显多于平时,人群里突然响起一男一女的争吵声,吸引了大家的主意。渐渐地,围观的人群开始露出会心的微笑,原来这是第一波街头表演嘉年华。

  乌镇戏剧节由陈向宏、赖声川、黄磊、孟京辉共同发起,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继第一届的“映”、第二届的“化”之后,第三届乌镇戏剧节的主题是“承”。戏剧节常任主席赖声川介绍,今年的剧目、演员、演出规模和形态等都有较明显的升级,在原有“国际特邀”、“青年竞演”、“小镇对话”、“古镇嘉年华”等4大各具特色的单元外新增了“戏剧小课堂”。师资阵容包括托马斯·奥斯特玛雅、铃木忠志、赫伯特·弗里茨等大师级人物,备受戏剧创作者和爱好者的期待。“承”者,奉受也,意味着戏剧历史在时间长河中延续,是代际间戏剧观念的更迭,更是新一代戏剧人对上一代经典的继承与创新。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一个千年古镇,一场戏剧盛宴 2015-10-16 4041648 2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