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翩然采茶去 谁人再谱霓裳曲
——追忆著名音乐家周大风
记者 李文芳 秦军
他被誉为音乐界的国宝,18岁时,一曲《国际反侵略进行曲》成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会歌,唱响全球60多个国家;35岁时,他创作出至今仍盛唱不衰的《采茶舞曲》,首次灌制唱片即突破新中国最高发行纪录,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亚太地区优秀音乐教材;他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他就是著名作曲家、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大风。
10月11日凌晨,周大风因病去世,享年93岁。10月17日,我们将在杭州殡仪馆送别周大风。
“泪洒钱塘,天地同悲”,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书记倪东海在微信上沉痛悼念。“江南丝竹小桥流水,偏逢大风百代心醉;国中嘉木大道茶经,皆在小曲千载情迷”,这是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的挽联。
一代音乐大师踏歌而去,燃尽最后一丝生命,留给世人难以悉数的音乐财富。
踏歌而来
“我本乱世一书郎,天生刚直半疏狂。常辨人间美与丑,亦尝世间炎和凉。”周大风66岁的时候,曾为自己写下这样的人生注解。他的一生,几乎都倾注在对音乐的执著追求中。音乐贯穿了这位“天生刚直半疏狂”的“乱世读书郎”一生。
10月13日,在杭州朝晖二区周大风的家中,我们采访了尚在悲痛中的周大风儿子周小风,他的回忆将一代音乐大师的身影清晰地拉回到我们眼前。
1923年,周大风出生在上海。27天后,因家中的一场大火,父母带着襁褓中的周大风回到故乡宁波镇海(现属北仑区大碶街道)后洋村。他在家乡一直待到14岁才离开。
与音乐结缘,少不了天赋使然。从小,周大风便显现出了过人的音乐才华。
两岁时,一位喜欢音乐的叔父用自制的二胡教周大风拉琴。4岁时,稚嫩的周大风已经可以坐在门槛上拉二胡了。咿咿呀呀的二胡声,配着刚出生不久的妹妹咿啦哇啦的哭声,把整个院子闹成一团。
“父亲却说,那感觉就像在演奏一曲交响乐。”周大风的儿子周小风回忆说。
1938年,因为家庭变故,15岁的周大风进入“上海益风搪瓷公司”做学徒,绘搪瓷画。
在这里,他再度显示出了对音乐的挚爱和痴迷。
益风搪瓷厂老板阁楼上有一台钢琴,周大风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钢琴,欣喜不已。他跟老板娘商量,能否每天到这里来弹一下琴,弹琴的钱可以从他的工钱里扣。老板获悉后大为感动,他告诉周大风,只要不是在他们休息的时间,周大风都可以到这里来弹琴。
周大风对音乐的挚爱也打动了更多人的心。
在益风搪瓷厂上班期间,一次,周大风不经意间听到隔壁大院里传来阵阵乐声,他便爬上院墙外大树看个究竟。原来是国外的一个乐团在此排练。此后,每天业余时间周大风都要爬上这棵大树去聆听观看。乐团指挥发现了树上的这个小青年后,招手让他过去。周大风幸运地成了这个乐队的业余学徒。
“他喜欢音乐可以说到了狂热的地步。他虽然只上过5年小学、在道一商业学校读了一年,但记性特别好,他完全是靠自学成才,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一代音乐家和教育家。”浙江大风音乐艺术学校校长、周大风的学生陈建国告诉我们。
1939年,17岁的周大风逐渐崭露出他的音乐才华和天赋。当年,周大风偶然在上海一张爱国报纸上读到蔡元培先生撰写的《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会歌》。他拿着歌词细细思量,觉得文采虽极好,却略显艰涩拗口,不利于广泛传唱。当晚,他就“斗胆”给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在提建议的同时,附上了一首自己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一挥而就的白话词曲稿。
不久,他惊喜地从上海美国商人发行的《正言报》和香港出版的《星岛日报》上,看到了自己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原来,蔡元培先生将自己的歌曲撤了下来,把周大风的推荐了上去。此歌最终被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总会确定为会歌,并译成多国文字,世界各国反日德意侵略集会时一般都会高奏此曲。蔡元培盛赞此歌“全球同声,为国争光”。因为这首歌曲,周大风收到了200块银元的创作稿费。
“他那时只有17岁,就是一个打工仔,却获得了蔡元培先生的青睐,真的不容易。”在与我们的交流中,周小风忍不住流露出对父亲的钦佩。
75年后,当周大风已身染重疴,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倪东海书记带着“浙江戏剧名家”摄制组前去拜谒他时,卧床多日的周老从病榻上挣扎着起身,坚持拔去氧气管,颤巍巍地端坐在一生钟爱的钢琴前,撑着孱弱的身体,随手便弹起这首在60多个国家唱响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倪东海被深深打动,“没想到这首歌竟成了周老生命中最后的绝唱。他对音乐倾注了全部的真情,他的人生就像是为音乐而生。”
谱就经典
在周大风漫长的一生中,他创造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辉煌。
创作经典民乐《采茶舞曲》;配乐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等;带领浙江越剧音乐改革形成三种男女对唱方法,开创了越剧男女合演的新纪录……
“周大风的艺术成就尽人皆知,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尤其是他的《采茶舞曲》,周总理还替他改过歌词。他的音乐中充满了浙江的地域文化特点、民间文化风格,非常贴近人民的心。我为拥有这样的好朋友而感到幸运。”10月13日,记者前往陈建国家中采访,周大风当年的同事毛昭晰教授正好打来电话,言谈间,86岁的毛教授忍不住哽咽落泪。
在陈建国的家中,我们看到了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方印着“浙江省越剧二团赴京汇报演出纪念”的字样,落款时间是1958.10.11。照片中,周恩来总理端坐在二排中央,一身白衬衫的周大风就坐在总理右手边。
时间翻回到50多年前。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曾多次来过杭州,他说,杭州的山好、水好、茶好、风景好,就是缺少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赞美。1958年,这个创作任务就落在了时任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副主任周大风身上。
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谷雨时节,周大风来到泰顺县东溪乡体验生活、寻找灵感。每天,住在茶山边上的农家里,他与茶农们一道采茶、制茶,并搜集当地的民歌、民风和民情,在两个多月的生活积累后,周大风灵感大发,仅用3天便创作出九场大型现代越剧《雨前曲》。《雨前曲》的主题歌《采茶舞曲》则用了一个晚上一气呵成。
《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与滩簧的技法,吸收了浙东民间器乐曲音调,并采用有江南丝竹风格的多声部伴奏,将浙江地方文化的气息有机融为一体。
半年后,《采茶舞曲》作为《雨前曲》的序幕插曲进京汇报演出,一亮相即大获成功。演出结束,周总理握着周大风的手赞扬道,《采茶舞曲》有时代风格、有地方风格。
《采茶舞曲》不久即传遍大江南北。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现场,《采茶舞曲》成为天安门广场的群众伴舞音乐。而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的那句经典歌词“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则成为一段佳话。
周大风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用天马行空的思维、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盛唱不衰的经典舞曲。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成为艺术家们学习的榜样。
浙江越剧团导演梁永璋说:“大风老师作品都是与时代同步的,他写的歌人民喜欢唱,他写的戏百姓喜欢看,所以大风老师是一个人民的音乐家,是一个人民的戏曲家。”
乐魂不灭
采风而来,踏歌而去。一代音乐家仙逝,牵动了许多人的心。
在周大风去世数日后,13日,记者随其儿子周小风前往周老先生在杭州的故居——朝晖二区高知楼,探寻周老先生生前的艺术生活。
推门而至,才明白周大风曾说房内“除了音乐空无一物”是个什么样子:房间里依旧是水泥地板,吊挂式大叶扇,屋内除了一架钢琴、一张床和一张办公桌外,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散落四处的都是有关音乐的书籍和资料。在生命的最后10年,周大风陆陆续续写下了100多万字,全是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文章。
“他不会用五笔和拼音输入法,就用电脑写字板写,总是写到凌晨三四点,因为常年对着电脑屏幕,把眼睛也用坏了。”睹物思人,周小风说,父亲惟艺术至上,惟道义、风骨至上。他对老友的关爱,对青年音乐人的关切,对残疾儿童的关心,对音乐教育的关注与执着,悬此一生。
从1943年周大风20岁参与创办起中国第一所战时“天才学校”至今,他的一生再也没有跟音乐教育分离。上世纪80年代,周大风自掏腰包创办《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免费发放给各个学校;1982年,他在全省成立首个民办音乐学校,推广普及音乐教育;80多岁高龄时,他仍坚持在全省各地演出、辅导、讲学。
作为周大风晚年最亲密的学生,陈建国陪同他采访不下50次。陈建国回忆说,从年轻时候开始,“人民音乐家”的烙印就烙在周大风身上。75岁时,周大风依旧还担任着100多个社会职务,而投入心血最多的却是“省关工委艺术家委员会主任”这个头衔。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关注的依旧是音乐和音乐教育,关注着众多贫困但拥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和残疾人学习音乐。在周大风的教导下,浙江大风艺术学校坚持3年,每个礼拜都去浙江省盲人学校培训音乐知识和技巧,陈建国在杭州等地做了600多场普及高雅音乐会,并专门为全省的残疾人举办了一场残疾人声乐专场音乐会。
“人生短,艺术长。人无百年长春,一旦消逝,一切一切,同葬黄土。惟艺术永生,永不磨灭,亘万古而不变,历日月而长新。人生几何,随时要准备末日,长春乎,惟我此集。”1938年,周大风为自己的音乐集作序时言。
时隔77年后,周大风最终将自己留在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杭州。等10月17日追悼会结束,他就将安葬在杭州安贤园陵园。与他墓碑相邻而望的,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的衣冠冢和女排国手陈招娣的安葬地。
一生峥嵘,猝然辞去。回往千秋,风骨永存。
周大风的一生,宛如一部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在风雷激昂的时代奏响时代的强音,在江南生活的场景里拉起悠扬抒怀的民族文化乐章。在他简朴的一生中,每一步脚印都写满了致远淡泊的人生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