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方法 拓展新区空间
舟山改拆亮点纷呈
胡国跃 陈爽
创新工作方法 拓展新区空间
舟山改拆亮点纷呈
胡国跃 陈爽
“三改一拆”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舟山市以规划为先导,引领“三改一拆”稳步推进,根据舟山群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功能布局,以《舟山市城市旧住宅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规划(2013~2017)》为纲,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侧重点不同的规划,从顶层设计出发,为历时3年的“三改一拆”工作科学布局。
舟山市注重将“三改一拆”与城市建设开发相结合,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与文化品位打造相结合,与城乡环境改善相结合。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一条舟山特色的“三改一拆”实践路径:五色管理法在全市铺开、“十大违建”公示制给“三改一拆”以长效保障、以“以改为主,拆改结合”为原则,协同推进拆与改工作,彰显海岛城市特色,为城市的后续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为科学、合理利用拆后土地,舟山加大改造资金投入力度,将拆后土地改造成一批停车场、公厕、公园绿地、健身场所等公共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拆除城区内违法建筑27.7万平方米,用以建设城市道路3.6万平方米,种植绿化约1.55万平方米。全市拆后土地利用率已超过60%,为“两美”舟山、法治舟山、和谐舟山写下了绚烂一笔。
2015年是全省“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的冲刺之年、深化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无违建县(区)”创建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巩固之年、关键之年。舟山市以“无违建县(区)”创建工作为龙头,由住建、国土、交通和城管执法分别负责牵头,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集中组织开展了城市整洁行动、高速公路和329国道沿线广告牌整治、渔农村非法“一户多宅”整治、违法建筑积案“清零”专项行动等“四大整治”,做好“拆、改、用、禁”四篇文章,完善“三改一拆”各项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三改一拆”工作,舟山,将迎来“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的圆满收官。
舟山,借助“三改一拆”的东风,城市的产业、文化以及居民生活赢得了健康而充裕的成长空间,城市的发展格局也得以拓展,迎来了美丽海岛更宽广的未来。
点睛之笔
“五色管理法”成效好
“三改一拆”行动中,舟山在全市推广“五色管理法”,成效良好。“五色管理法”即按照创建工作推进图中标注的各类违法建筑特性,进行分类处置管理。对红色标注的区域明确拆除时限,组织国土、城管、住建、公安、乡镇等各个部门进行联合攻坚,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拆除到位;对橙色标注的区域,以自拆和助拆为主,组织开展集中拆违行动,在区域内形成一定工作声势;对黄色标注的区域,以规范为主,通过补办手续、社区(村)公约等形式予以规范,同时做好改造工作,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有序;对黑色标注的区域,组织人员迅速落实,一查到底,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蓝色标注的区域,重点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完善巡查制度,防止出现新的违法建筑。
“五色管理法”由嵊泗县率先推出。为了有效落实“五色管理”法,该县在创建过程中建立了考核奖惩制度,以“标准统一、以奖代补、全面挂钩、奖优罚劣、激励先进”为原则,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工作,对在创建工作中工作不力、推进迟缓的单位和个人一律扣除一定比例年终考核奖予以惩戒。建立了互查互看制度,通过组织开展社区网格自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市、县督查组督查,乡镇之间互查等“四查”活动,加快创建步伐,提高创建成效。
创新手段防控违建
舟山在推进“三改一拆”中,采取各类手段严格控制新增违建产生。市县两级均建立了违建举报机制,公布了举报电话,接受市民投诉举报。
岱山相继推出了新增违建“零报告”制度、限期承诺拆除制度、违建举报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定海实施私人建房公示牌制,有效预防超高超面积等现象。舟山全市城管体制也进行了调整理顺,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了城管执法队伍,基层城管力量得到加强,对违建管控力度也相应增强。
“一把尺子”规范操作
舟山在推进“三改一拆”行动中,从群众利益出发,注重政策的公平公正和具体操作的规范统一,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抓好落实,确保行动和谐有序推进。
拆违方面,舟山市政府制定出台《处理违法建筑实施细则》,对不同违法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分类处理,实施违必拆、“五先拆”。在行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实施细则》进行深化细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现阶段“三改一拆”重点整治范围的通知》,明确三大类整治重点。“三改”方面,市政府出台了《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农房集聚建设房屋征收补偿指导意见》,就如何平衡不同区块房屋征收利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定海、普陀等县区制定了旧城改造房屋征收政策、改造资金总体平衡政策、“以房等人”安置政策以及利益调节政策等,保障旧城改造稳步有序推进。
做细做实群众工作
舟山在改拆过程中本着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做深、做细、做实工作,尽心、尽责、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呈现出和谐、有序、稳定的工作局面。
舟山新城专门成立了志愿者队伍,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白加黑”、“五加二”上门做群众稳定工作,在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起暴力事件;定海对部分违章搭建的外来经营户,打好“亲情、乡情、友情”三张牌,专门邀请其所在地乡镇工作人员前来做经营户的思想工作,最终实现了有序搬迁和拆除;普陀、岱山十分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帮助,为其寻找合适经营点或居住处,岱山改拆办还收到了改拆对象送来的感谢锦旗。
改拆体现舟山特色
在“三改一拆”工作中,舟山各地充分考虑环境改造与海洋文化、佛教文化等相融合,体现舟山独有特色。
普陀福建水产地块改造,充分考虑了沈家门渔港的“渔业文化”,并与沈家门夜排档相协调;朱家尖围绕打造佛教文化园,提前规划,有序拆除违法建筑,新的建筑统一设计,体现舟山观音文化的“自在”主题。市级BRT项目改造,定海、新城、沈家门三地站点设计不一,分别体现了古城定海、现代新城、渔都普陀的不同韵味。普陀区虾峙镇结合栅大线公路改造项目,对栅大线公路两旁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并进行绿化和立面改造,集中展现虾峙的海洋渔俗文化。
百姓微评
“以前,这里是旧厂区,旁边这条长河路上车流量大,也没地方停车。现在,这个地块上建起了宾馆、快餐店,还建起了有8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老百姓能在这里吃、玩、逛街、停车,最终受益的还是群众。”
——舟山市人大代表林雪飞在视察岱山县岱丝大厦地块新建的停车场时深有感触。
“本来夏天臭气熏天,现在好多嘞,阿拉相当满意。”
——在岱山县东沙镇司基社区的周俞,四间村民自搭几十年的茅厕被彻底清除,空出的地块面积足有260平方米,村庄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