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本报记者与浙大学子寻访古代水利工程

它山堰,筑起一道奇迹

  本报讯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沈敏琦) 好事成双——就在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前,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喜讯——在鄞州区鄞江镇它山堰1号地块发现了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等重要遗迹,为研究宋元时期鄞江水利建设史和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它”字念古音“陀”。它山堰长134.4米,面宽4.8米,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每块条石重量可达一吨,并用铁榫相连,从而增强堰体的整体性。它是我国建坝史首次出现的以大石块叠砌而成的拦河滚水坝。

  修建于唐代的它山堰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世界灌溉工程评选专家认为,它山堰延续使用至今,发挥着灌溉、排涝、城市防洪和城市环境用水等作用,是中国传统灌溉工程管理的典型代表、水利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典范。

  近日,记者与浙江大学学子一起走近它山堰,探寻古堰的前世今生。

  堰身设计超前

  走进它山堰村,放眼望去,水绿、山青,四明山脉层峦叠嶂,大学生们发出连连赞叹——初次见面的它山堰,宛如镶嵌在这里的宝石,静静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至今保持完好。”它山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陈存琳说。

  我们走上它山堰,时不时地望一眼“它山之水”,看一看脚底的堰坝之基。感受着千年文化,大学生们不禁问:“它山堰为什么要建在此地呢?”

  原来,唐代以前,这里“溪通大江,朝汐上下”,鄞西之民深受水旱之苦。唐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县令王元暐定堰址、谋规划,纠工兴建。苦历三年,垒石成堰。从此“七分之地,皆赖灌溉”。它的建成,使鄞西平原成为浙东重要的产粮区,明州城(唐代宁波称明州)因此由鄞江小溪迁址至今日三江口,宁波城市格局由此形成。

  陈存琳一边介绍,大家一边做着细致记录。“堰底倾向上游堰坝倾角5度,增加堰体的水平抗滑性;条石下粘土夹碎石层,减少石床渗漏和抗碱性;堰体平面呈向上游鼓出的弓形设计,减少石床两岸的冲刷……”

  类似的现代设计,在它山堰堰身设计上并不少见。据水利专家分析,它山堰的许多设计原理是直到20世纪才被广泛运用的,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古堰依然“活着”

  我们依次走上牢固的堰坝之基,每一根石条仿佛都在诉说先人采石设堰的故事。大家心生感慨,用石头垒成的庞大身躯抵住了洪水冲击和时光流逝,在岁月沉淀下,仍保持着原汁原味。

  古堰虽旧,却依然“活着”,至今仍在发挥着部分效用。如今,在它山堰周围已经陆续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水利工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小水库,并新建了大型的皎口水库。在它山堰近旁的洪水湾,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兴建了钢筋水泥结构机械化启闭的五孔排洪大闸,在大闸旁的南塘河上建立了调节水量、纳淡、过船之用的大型节制闸。

  古老的它山堰与宏伟的现代化水利工程上下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了以皎口水库为龙头,它山堰为咽喉、鄞江排洪闸、节制闸为主体,沿南塘河堰坝、碶闸为脉络,首尾相应、引泄完整、滞蓄有制的鄞西水利网络工程,给鄞西人民带来了福祉。

  “2009年莫拉克台风袭来,洪峰漫过了它山堰顶两米,到达到标志碑的顶端,当时,洪水就是从它山堰顺利排出去的,保住了鄞西农田。”陈存琳对此记忆犹新,那时,他才真正感受到古堰不可动摇的地位。它山堰的修筑,抬高了下江的水位,促使水向上江流注,便利鄞西平原及宁波市的灌溉和用水。因为堰顶可以溢流,如果夏季水位抬高,又可以通过下江泄洪。

  千年和谐共处

  在与现代乡村文明的纵横交错间,它山堰以不同的角色,日益彰显着它顽强的生命力。

  如今,古堰也得到当地的守护。2014年9月,它山堰博物馆正式开馆。去年,它山堰所属的鄞江镇荣获“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不久前,鄞江历史文化古镇规划出炉,它山堰、鄞江桥,还有这里的每一条河、每一座桥、每一栋古宅、每一棵树,都被列入了保护规划中。千年堰坝,将与村庄一起,再次绽放属于它的光彩。

  申遗成功只是遗产保护的新起点,保护和开发才是它山堰继续造福宁波人民的新任务。旅游业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为村庄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对于积极投身文保的陈存琳来说,更重要的是商机带来的文保意识觉醒,他打开“它山旅游”微信公众号,展示它山堰活跃的身影。精美的文字与图片,传递着它山堰的美。

  不知不觉已是返程,学子们默默注视着眼前的恢弘古堰——正对着它山堰,一块斑驳的石碑挺立着。大学生马子涵忍不住抚摸上面模糊的字迹,心中想到,依然完好的它山堰,与村庄平静和谐共处已逾千年……

  诸暨“拗井”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诸暨赵家镇古井桔槔灌溉,当地人叫它“拗井”。这种水利工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诸暨“拗井”集中在香榧之乡赵家镇,泉畈村是留存最多的村落。至今该村井灌核心区还有118眼古井,村民用井水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灌溉面积达400多亩。据了解,上世纪30年代前,赵家镇有8000多眼井,可谓星罗棋布。

  赵家镇“拗井”特别多,与其独特地貌有关。这儿地处小盆地,下雨时山溪水流湍急,筑坝引水困难较大,但地下水丰富且水位高,因此当地人因地制宜、凿井汲水。提水时,人站在井梁上,用拗杆将桶浸入井水中,借助拗杆的杠杆作用,非常省力。

  (记者 金敖生 通讯员 何珠华)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它山堰,筑起一道奇迹 2015-10-15 4039751 2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