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让群众满意,防权力任性——

嘉兴公安改革奔着问题去

执法更规范

  核心提示:

  作为公安部8个改革联系点城市之一,嘉兴公安改革硕果累累,近日受到央媒密集关注。目前,已有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受立案制度改革、申请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等18个全国或全省公安改革试点项目落户,一项项便民惠民举措,无一例外地聚焦“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秋日夜晚,恬静温馨,嘉兴大街小巷宁静祥和。这背后,离不开公安民警的默默付出。

  智慧安防、出入境审批市县同权、支付宝快速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户籍登记手续简化……一场率先突破的公安改革在嘉兴悄然启动。他们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办实事、解难题,为群众津津乐道。

  公安改革改出了高效便利,更带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持续提升。目前,嘉兴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占35%以上,破获交通逃逸案件占90%以上,部分重大疑难案件得以快速侦破。去年,嘉兴市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安全感,防控更严密

  “大半夜一声巨响,灯泡都晃动了。”10月9日上午,秀洲区王店镇笮篰村,一条桑树茂密的小路上,村民们向记者讲述之前发生的一件大事——曾国藩的老师、名人沈曾植祖孙三代的墓被盗。

  听到异响,多名村民跑去一探究竟,只见沈曾植墓外沿的花岗岩开裂,墓地后方有个大洞,“沈家的墓被人挖了!”因为这是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村民立即报警。

  “接警那一刻,嘉兴、秀洲两级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机制就启动了。”嘉兴市公安局负责人介绍,合成作战是一种依靠科技和信息化,打破警种壁垒、形成资源叠加的新型警务机制,视频监控、情报研判、指挥调度、追踪缉捕及卡口拦截“四位一体”,将以往不同时空的犯罪轨迹数据,用最经济的方式集聚,实现快速响应、精确打击。

  运用合成作战指挥平台,警方很快锁定3辆作案车辆和一个江西新余籍盗掘古墓团伙。几天后,自以为天衣无缝的5名犯罪嫌疑人,被民警悉数擒获。

  针对复杂治安状况和有限警力之间的矛盾,合成作战屡屡获胜,是因为嘉兴公安警务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智慧安防”。

  在桐乡凤凰小区门口,“标准化智安小区”告示牌分外醒目。小区大门分两条道,一条供汽车通行,一条供电动车及行人通行。当记者试图进入小区时,报警器立即“滴滴”响起。

  “只有人卡、车卡匹配才能通过,不然小区智能化安防系统就会报警,还会自动抓拍。”社区民警介绍,依托“车脸”抓拍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电动车防盗系统等多种科技手段织起的治安防控网,凤凰小区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电动车偷盗“零发案”。目前,“智安小区”已在嘉兴全面铺开。

  在嘉兴农村,也覆盖了“智安”设施。海盐于城镇八字桥村的葡萄种植园安装有50余套“果园防盗报警器”,技防与果农巡逻队相结合,盗窃果农物资、故意毁坏果树等案件几乎绝迹。

  如今,嘉兴正在织密一张更大的“天网”:接入公安共享平台的街面监控点位达3.5万余个,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成监控点位13.5万余个,城乡居民自装监控设备2.2万余套,另有各类报警设备近10万套。嘉兴市公安局负责人说,“智慧安防”不仅将遍布城乡的监控设备接入公安机关,而且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整合包括海量视频在内的警务和社会数据,就像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在治安防控、侦查破案上大显身手。

满意度,服务更周到

  10月8日下午,记者在海盐县通元派出所见到了被网友称作“拍照神器”的“满e拍”:一台液晶显示屏、一台相机、一把椅子……人像采集室内,办证人可以自主拍摄。记者看到,拍身份证照就像手机自拍,办证人只要看着大屏幕,调整最佳状态后,轻按座椅上的“OK”键即可。

  “以前拍证件照,效果如何全靠运气,现在能自己‘凹造型’,真是太好了。”正进行人像采集的沈女士说。今年6月底,“满e拍”工作室在通元派出所户籍窗口推广,目前已帮群众拍出1000余张“美照”。

  这,只是嘉兴公安改革的一个剪影。在当地交警、消防、户籍等办证窗口和警务室,无论哪一个警种,都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意大利人阿迈的居留证过期,因有紧急事务,他匆匆到平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厅递交了材料。没想到3天后,他就拿到证件,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在嘉兴各个县(市),“审批大提速、办证更方便”已成为群众对公安出入境部门实施市县同权后的直观感受。

  户籍登记手续简化、补领证不用排队、新车上牌网上进行、罚单缴款手机操作……类似以互联网思维整合窗口资源,消除服务“死角”的改革创新还有不少。

  付出就有收获。今年,嘉兴市区依托“民意监测管理系统”成立民调中心,每天随机对群众开展电话访问,所有访问结果全部自动分类汇总形成数据图表和分析报告。结果显示,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率超过95%。

  “让群众直接给公安工作打分,是需要底气的,改革成效必须由老百姓说了算。”嘉兴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金志说。

公信力,

执法更规范

  提升执法公信力,是公安改革的核心要义。在嘉兴,每名公安民警都有切身体会:严格依法办案,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这成为嘉兴公安获得群众信任的源泉。

  市民李大伯曾到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新兴派出所投诉:儿子被民警打伤。派出所教导员张一欣拿出当晚民警处警时的执法视频记录仪。视频显示:他的儿子喝醉后,企图打砸街边店面的玻璃。民警上前制止时,两人都轻微受伤。清楚事件经过后,李大伯诚恳地向民警道歉。

  “通过警务智能化、信息化,我们将执岗检测系统、四色监督系统、现场执法视督系统等纳入同一个监督平台,实时监督执法源头、执法过程和办案区域,每个环节都有视频为证,既保护群众和民警权益,又监督民警规范执法。”张一欣说。

  一道道监督的“紧箍咒”,体现出嘉兴公安助推发展、护佑民生的责任。

  每次走进案管中心,平湖市当湖派出所副所长毛林峰都先看看墙上的LED显示屏。这个“电脑管家”实时记录民警的工作“账单”。毛林峰拿出“执法管理一卡通”,在一旁的智能柜上刷卡,取出当天要办理的案卷。“每人一个智能柜,存放各自办理的案件档案。案件袋采用二维码标注,清晰记录案件相关信息。”毛林峰说,案管中心对每起案件从受理到结案的全过程进行把关、跟踪、预警、催办和监控,提升执法效率和质量。

  在海宁市公安局物证管理中心,每件物证同样采用智能化管理。所有物证被分区保管,扫一扫存放袋上的二维码,案件编号、扣押日期、存放位置、案件流程等信息一目了然。物证自录入之时即被纳入动态管理和全程监控之中,做到物随案走、案结物清。目前,嘉兴9个县级公安机关都建了物证中心。79个派出所中,有62个建起办案中心,29个建成专业的案管中心。

  一条条改革新举措,有效防止执法乱作为,也有效防止怕出错而不作为。

  执法办案积分制是嘉兴市公安局激励民警的一个创举。从原来偏重于褒奖向“奖得心动、罚得心痛”转变,激励民警更规范办案。

  每年,积分列优的派出所、警种给予通报表扬,在年底考核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民警则评为“执法办案能手”,列入专业人才库。对积分列后的部门,相关负责人将被约谈,严重的将被调整岗位。

  南湖公安分局建设派出所民警毕新宇对此深有体会:“规范执法要求高了,激励民警打起精神为群众服务。”

  一项项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嘉兴公安不断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通过督查暗访、日工作通报、每周一学等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信息化给社会管理带来冲击和机遇。面对新形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出现一些不适应,既有思想观念的滞后,也有能力素质的差距;既有体制机制的制约,也有警务保障的不足。要破解这些困扰和影响公安工作深化发展的难题,必须迎难而上、改革创新,同时要敢于“向自己开刀”,突破利益藩篱。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嘉兴公安改革奔着问题去 2015-10-15 浙江日报2015-10-1500010;浙江日报2015-10-1500011;浙江日报2015-10-1500015;浙江日报2015-10-1500019;浙江日报2015-10-1500013;浙江日报2015-10-1500021;浙江日报2015-10-1500022 2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