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政治纵深

台州严肃党纪党规筑牢廉政防线——

把纪律挺在前面

  核心提示:

  10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这两项法规,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严明党的纪律戒尺,把党章权威立起来。台州市各级纪委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抓早抓小、严格执纪,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10月9日,长假结束上班第二天,台州市纪委门户网站——台州清风网公布了11起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加上此前曝光的34起案例,总数多达45起,再次释放了监督执纪从严不停步的强烈信号。

  10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严明党的纪律,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并要求各级纪委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台州在法律底线之上架起带电的纪律“高压线”,通过抓早抓小、严格执纪,关口前移、防微杜渐,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实现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的目的。

不敢腐,违纪必查零容忍

  翻阅台州市各级纪委最近曝光的案例,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都严惩不贷。“不设限、无禁区”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典型案例中,有基层村干部违纪的,如三门县健跳镇龙山村文书泮学才利用职务便利,将村里的柴油补助款60750元用于个人开支,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有市管领导干部违纪的,如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石勇,出差期间多次参与酒局、接受公款夜宵安排和公款超标准接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有集体违纪的,如路桥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公款吃喝,区商务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金礼宝被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3名副主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追缴相关人员违纪所得。

  在违纪违规形式上,有挥霍浪费村集体资金的,如黄岩区江口街道白石王村党支部书记汪祥华、村委会主任王武建,今年2月用村集体资金购买烟花,在村办公楼前燃放,受到诫勉谈话,并退还购买烟花款项4000元;有违反工作纪律的,如临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张文斌,上班期间擅离工作岗位,严重违反机关作风建设规定,被通报批评、扣发1个月考核奖。

  记者从台州市纪委了解到一组数字:今年1月至8月,全市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572次,党政纪处分249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50起。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行动两次,至少处分1人、曝光1起。

  “我们加大查处力度的目的,是告诫党员干部,在党纪党规面前,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台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守纪律、讲规矩,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不搞情有可原、下不为例。

  另一组数据对比,同样说明台州严肃党纪党规的成效。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至8月,台州正风肃纪专项行动频率没有下降,但发现的问题数下降六成,处理人数上升六成。

  这一降一升,体现了从严治党“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的精神。连日来,记者在台州各地走访,无论是市机关干部,还是基层乡镇干部,都表示格外注意自己的作风与行为,“高压之下,谁敢越雷池一步?”

  违纪必查零容忍,对贪污腐败更是绝不放过。去年以来,台州立案查处了黄岩区委原常委、常务副区长金小云,市中级法院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竞贤,温岭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永兵等一批大案要案。今年1月至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95件,同比增加22.2%;处分889人,同比增加57.1%。

不能腐,纪律规矩挺在前

  三门县水利局党组原书记、局长陈小华想不到,因为违规操办乔迁宴、子女婚宴,竟然丢掉了乌纱帽。

  去年11月,陈小华在三门某酒店为儿子操办结婚酒席。此前,他还在酒店操办乔迁酒席,两次实际宴请人数都超出报备人数,并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今年6月,三门县纪委给予陈小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随后,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分别免去其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显然,陈小华忽视了台州市党员干部廉政风险干预系统的威力。已上线运行两年多的这一平台,通过网络无缝衔接廉情汇报、廉情收集、廉情干预等功能,跟踪掌握领导干部廉政风险信息情况,在重要时段、重要节点和容易犯错、需要提醒时,包括职务提升、岗位调整、分工变化、临近退休或退居二线,或遇婚丧嫁娶、乔迁、子女升学等重大事宜,及时利用电脑讯息、手机短信、电子约谈等方式,主动实施精准干预。

  “每名干预对象都有一个账号,由纪委向其发送量身定制的‘廉政风险+警示案例+法律法规+防范措施’干预套餐,廉政风险干预由过去的‘千人一方’转变到‘一岗一方、一人多方’。”台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包括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单位关键岗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等3.74万人已纳入该系统,每个人的廉政风险清单一目了然。近3年来,已提醒、干预党员干部51万余人次。

  借助税务发票网查公款吃喝、公安“天网”查公车私用、电话网查窗口服务……台州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党员干部“不能腐”。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党员干部违规投资搭股、违规参与资金借贷问题专项清理,并重申党员领导干部投资搭股、经商办企业“六个不准”和“三报告、三回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与资金借贷“六个不得”等纪律规定。

  根据“三转”要求,台州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在保持机构、编制和职数不变的情况下,执纪监督人员占比从原来的49%提高到70%,执纪监督力量明显加强。大幅度削减市纪委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取消或不再参与152个,保留14个,精简91.6%。

  至今,全市通过责任倒查和“一案双查”,对12个单位和43名领导干部严肃追责。

不想腐,

党章权威立起来

  “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唤醒了淡忘的记忆,纠正了错误的认识,澄清了模糊的观念,补充了纪律规矩之钙。”

  “有权不可任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带头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和约束自己。”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贵善始。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闸门坚决不能开。”

  从8月下旬到9月11日,台州市近1200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章党规党纪专题集中轮训。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轮训方案,确保每个环节无遗漏,每个细节无差错。

  “我们的党龄都不短,像这样集中时间和精力,全脱产、全身心参加学习,敞开心扉研讨交流,入党以来还是第一次。”台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颜邦林坦言。

  “培训安排了充足的时间,我们静下心来自学、参悟,筑牢党章意识、纪律和规矩意识,提升党性修养。”浙江台州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谢文君表示,这是党内教育的一次创新,也是对自身思想的一次洗礼,更是一场及时的警醒教育。

  与此同时,台州市纪委着力构建以早警示、早宣传、早预防、早提醒为主要内容的纪律教育“四早”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这一监督执纪形态,努力唤醒当地30多万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提醒他们坚守底线。

  市纪委会同市中级法院建立公职人员涉嫌犯罪案件庭审旁听教育制度,根据涉案领域、对象级别、发案性质,分类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法庭审理旁听,不断增强实效性。在法院公开审理黄岩区委原常委、常务副区长金小云受贿一案时,县(市、区)政府班子领导和乡镇、部门“一把手”参加旁听后,纷纷感叹:教训深刻、触动很大。椒江、玉环、三门等地还将庭审警示教育对象扩大到村干部。

  截至目前,台州已组织集中庭审警示教育活动148场,3万多人次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同时还依托台州市看守所、临海监狱等18家警示教育基地,和419个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先后组织6.5万多人次接受教育,有效集聚了“廉能量”。

  ■ 专家观点

  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陈宏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也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纪严于国法,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凸显,才能防微杜渐,构筑带电的“高压线”。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党风政风就会根本好转。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 00017 把纪律挺在前面 2015-10-15 浙江日报2015-10-1500014;浙江日报2015-10-1500011;浙江日报2015-10-1500016;浙江日报2015-10-1500019;浙江日报2015-10-1500010;浙江日报2015-10-1500020;浙江日报2015-10-1500021 2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