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看时事

“海外买牧场”,看点在哪

  蒋卫阳

  国庆长假刚过,部分国人在海外“抢购”的新闻仍未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日前,一则中企境外并购的消息,又被不少网站纷纷放上了首页。这则消息透露的是包括浙江企业在内的中国财团,正在竞买某国企业手中超过10万平方公里牧场的租赁权。

  客观地讲,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海外并购对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类似中国平安巨资买下英国伦敦地标性建筑劳合社大楼这样的大手笔也时有所闻。跨国并购已成为国内不少企业整合资源、提升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之一。著名的案例有联想在境外投资办厂;华为布局世界电信市场;还有阿里斥资2.49亿美元收购新加坡邮政10.35%的股份,并先后与澳洲邮政、巴西邮政以及中国邮政达成重要合作关系……

  但正像以往遇上稍长点的假期,有关国人海外“抢购”的报道就会成为热点一样,一些中企海外并购的消息也往往成了部分境内外媒体津津乐道的新闻。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时,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事件的一些旁枝上,而这些并购案的意义本身有时反倒成了配角,甚至被忽略。就拿此次中企竞买境外10万平方公里牧场的租赁权来说吧,此事目前尚无结果,但竞买租赁权的对象物——10万平方公里牧场,已被渲染成相当于买下一个“浙江省”,从而把潜在的关注度放到了牧场面积的大小上。

  其实,无论从经济意义还是从与民众日常生活关联的角度,不管此笔交易成功与否,更应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国内奶业的发展。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国内奶业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已有7年,此间经历了痛苦的调整期。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业拉开了全面转型的序幕,国产乳制品不断获得国际认可,消费者对国产奶认可度也在提升。

  国内权威专家曾对媒体表示,目前国内规模化牧场养殖比例接近50%,比7年前大幅提升,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内一些大型乳业集团的奶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现在是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从质量安全的指标上看,我国乳品一些指标并不比欧美低,从乳蛋白含量上看,我国牛奶多数都大于3.0%,和发达国家牛奶相似。

  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家对乳业的监管大大加强,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多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规模牧场生鲜乳菌落总数17.3万个/毫升,个别企业低于2万个/毫升,大大高于欧盟50万个/毫升的标准。

  如果把此次中企对境外牧场租赁权竞买放在这个角度看,沉迷于类似买下一个“浙江省”的说法,就有点显得幼稚。

  再从深层次看,对中企海外并购的非正常炒作,如果不是出于恶意,主要原因还在于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估计不足。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我国之所以会在人均GDP7000多美元时就由直接投资净输入国变为净输出国,有着多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不仅拥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类似阿里这样一大批中企大踏步“走出去”,难道是孤例?手握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已经完全可以扮演全球投资人的角色。谁说中国人只会筑路建桥?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正在改变中企的传统形象,而“一带一路”战略更提供了大量新机会。

  是时候了,别拿老眼光看中企并购。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6 “海外买牧场”,看点在哪 2015-10-14 4037710 2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