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漫漫丝路泽遗后世

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在杭成立

  本报杭州10月13日讯 (记者 曾福泉 见习记者 毛玫菁 通讯员 楼行燕) “一带一路”战略描绘宏伟愿景,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均使丝路研究持续升温。12日至13日,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丝绸之路研究者齐聚杭州,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学术报告会主办方、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学者们交流的核心话题就是“丝路之绸”。赵丰表示,丝绸之路虽以丝绸命名,但长期以来,丝绸在丝路研究中所占的分量并不显著,不及宗教、语言、地理等领域成果丰富。“本次学术盛会使我们看到一种可能性,即用丝绸来讲述丝路,以丝绸为中心元素描画丝绸之路。”赵丰说,“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探讨丝路之绸的国际学术会议。”

  向会议提交论文并作报告的学者们从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各自专业角度切入。来自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的学者分享了中东地区丝路考古的新发现。俄罗斯研究者介绍,草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工作揭示了文化交流史上鲜为人知的片段。有学者来自意大利,丝绸之路的西端,他们发现十几个世纪前的意大利房屋所绘的壁画,主题是种桑养蚕。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学者则向同行们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进展。这些成果的地域分布之广,几乎涵盖整条丝路,让来自东方学研究传统重镇英、德、法等国的学者们也大开眼界。

  所有这些成果的主角都是丝绸。汉代,中国的蚕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丝绸织物就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丝绸被做成衣服、帘幕、毯子,丝绸经纬交织的花纹装点了陶器,吐丝的蚕被人们用玉石雕琢成永恒的形象。从东方到西方,古老而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关于丝绸的历史和为丝绸所讲述的历史,正在一点点被学者打捞起来。

  “丝绸所涉的工艺远较陶器、青铜器等复杂,包括了种桑养蚕、缫丝纺织、印染刺绣……”赵丰说,“一件丝织品,可能是从一个地方进口了丝绸,在另一个地方织成,又在第三个地方印染并出售。”丝绸本身就是跨越地域和时光的人类交流的典型代表,丝绸研究同样需要交流。“我发现与会的专家都非常兴奋,不仅是与学界业界分享自己近年来做了哪些工作,更重要的是得知世界各国的同行们都在从事哪些激动人心的研究。”

  正是因为丝绸研究的独特性,多位与会学者提出,应当绘制一幅详尽的丝路之绸地图,也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使遍布丝路的丝绸研究成果能够借此产生联系,还原出更为精细准确的“丝绸”之路。

  目前,这幅地图上还有太多空白等待被填充。赵丰多年来赴我国新疆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一些前人未曾到达的遗址中发掘出丝绸文物。法国考古学家多米尼克·卡登是染料研究专家,她对各种差别细微的紫色、红色和靛蓝色染料都逐一分类,并一一找到它们的来源:海洋软体动物、植物或者昆虫。她表示,在中东和高加索地区还存在着一些未被识别、分类及发现来源的染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被引入丝绸研究,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教授杨洪利用氧同位素来判断丝织品中水的来源,他指出一件新疆出土的丝绸文物主体是当地生产的,而一些装饰可能来自中国东南沿海。

  为了推进资源共享与合作研究,本次学术会议召开之际,“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亦宣告成立,来自中、英、俄等国的20家机构成为联盟创立者,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说,联盟将致力于丝路沿途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设立研究专项,促进人才交流。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在杭成立 2015-10-14 4037781 2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