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童不再忧伤
王玉宝
诸暨一位大夫8岁儿子的作文,在周末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以及“丁香园”“医学界”等网络空间,让我们看到忙碌中国的另外一面,也看到转型时代医生群体的另外一面。这个小家伙这样描述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医生,经常加班,很少休息,每天回家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一上班又精神抖擞了,休息天就想着一直睡懒觉,连狗都讨厌他!”
这位幼童的忧伤,使人窥见医生群体的压力。“丁香园”网站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69.2%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42.4%的医生手术日平均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46.8%的医生表示双休日变单休日……
在看病难时代,社会看医生职业,往往附加名誉、地位、金钱等概念,甚至,往往医患冲突事件一旦发生,一些人就先天性将医生设置为一个利益对立方。但现实果真如此?
确实,医疗现实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很多医生同样有不满,有柔弱、无奈的一面。面对杀医、伤医的悲剧,我们越来越多地听见医生群体的呐喊,并从中体味出一种不被理解的焦灼感。
医生,作为中国转型进程的一个参与者,不应该被标签化。他们有失落,有职业焦虑、家庭焦虑、伦理焦虑。如果以一种对立的情绪去揣度,仁者之心被抹煞不说,医患的对立自然会浇油添火。反过来,对医生职业的境遇,若能多一丝“理解之同情”,医患冲突的现实,就能少一些无名之火。
当然,在这个压力司空见惯的时代,很多社会冲突、阶层对立,很大一部分起因来自彼此之间缺乏“理解之同情”。抱怨路况糟糕,却不知交警的辛酸;放大城管的严厉,却不知他们面对居民投诉时的着急上火;责怪基层干部不干事,却不知很多乡镇干部忙碌辛苦……裹挟在一片浮躁中,也许,我们彼此眼中各自看不顺眼,但在各自的父母、儿女面前,却又有着共通的坚守。
戾气,很多时候是社会矛盾和阶层对立的放大器。这种存于心灵中的乌云,是很多现实纠纷的重要源泉。社会发展免不了利益的博弈,免不了制度的调整,免不了对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性守护。但是,倘若任凭缺乏“理解之同情”的戾气肆意泛滥,就会撕裂社会共同体,延缓问题的解决。
在转型时代,构筑不同群体之间理解沟通桥梁的需要日益紧迫。化解横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误解,构筑对美好生活、美好价值观的共同认知,戾气必定消解很多。很多时候,实质性利益没有想象的那么对立,真正对立的是没有被适度管控的情绪。绝大多数人有着共同的生活家园,都希望父母安康、子女成长,都希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也许,记住这一点,我们才可以逐渐抵达美好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