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开展以来吸引20余万人次观展

何水法国博画展落幕

  本报讯 (记者 刘慧) “抱华追梦——何水法花鸟画展”10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圆满落幕,十多天的展览吸引了20余万人次观展。自9月25日开展以来,人流如织的展厅里,每天海内外观众纷至沓来。展览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日报社联合主办。

  此次展览作为何水法的第三次进京展,以“抱华追梦”为主题,意为“拥抱鲜花、拥抱中华、追寻梦想”。展览展出了150余幅涵盖工笔、写意和白描写生等形式的作品。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观看了展览后说,中国花鸟画自成形以来,经历了宋代的高峰,又成为明清文人画的特色,此后,在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陈之佛等群峰迭起之后,花鸟画的现实发展处于“山重水复”之中,何水法这样的当代花鸟画家却不离不弃,以坚定的“柳暗花明”的信念恪守在这一园地之中,他们以数十年的努力和探索,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经营了一片属于这个时代的鸟语花香的百花园。

  著名艺术评论家陈履生在看了展览后称赞何水法的激情和能量像年轻人一样的风风火火,如他所画的百花那样生机勃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何水法的确称得上是当今中国写意花鸟画界一位富有艺术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的重量级艺术大家,或者说是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文艺评论家郑世芳感慨道:“画家用饱蘸激情的笔墨为我们点染出了一道多姿多彩、独特靓丽、美不胜收的艺术风景。更重要的是画家用自身特有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品格,为我们创造出属于他也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独特的文化符号。”

  当代著名学者、理论家邵大箴对本次展览的评价也很高,“何水法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不断在题材上有所拓展,大胆画前人没有画过的花卉,并探索新的表现技巧。在布局上,何水法写意花鸟很注意气势。他常常用大幅构图取花卉的整体而不限于其局部,尤其近几年他爱用全景式构图作大画,而且在经营整体气势时,注重局部质的表现,做到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可见何水法创造的文化符号不是简单的、形式化、概念化的,而是有着很强的文化意味。重视和研究何水法艺术作品文化符号的文化意义,应当说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对何水法和‘何水法们’而言,尤其显得十分重要。”

  展览期间,海内外热爱中华文化的友人络绎不绝,美国北京同乡会沈毅会长深情地评价说:取东西方艺术之精华,融中华艺术之神灵,大气磅礴,生命绽放。最令人奇妙的是,看这些画就会联想正在崛起的中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艺术是中国的,亦是世界的。多年来,何水法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此次展览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目光。展览期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列宾美术学院、圣彼得堡艺术中心、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等组织和艺术家分别发来贺信,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前来观展的领导对何水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并希望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认识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努力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勇于创新,推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10月9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陪同下参观“抱华追梦——何水法花鸟画展”时,对何水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赞赏,并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价值追求,传播优秀文艺、弘扬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始终坚持把创作作为中心任务,潜心笃志、锤炼精品;始终坚持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养心修身、德艺双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何水法国博画展落幕 2015-10-12 4035579 2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