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别把家长当“助教”

  马悦

  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不少家长吐槽说,有一半时间在替孩子做作业——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作业是等差数列的运用,语文作业要求上交一份国庆游玩的PPT……家长们实在吃不消,连连感叹:“这哪是小学生的作业,分明是给家长的作业。”

  对于家长的抱怨,学校也有自己的说法和理由:孩子的学习成长,家长必须参与,不能一摊手、全都丢给学校,到期末再问学校要成绩。一位小学老师表示:“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阶段,现在孩子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多,全神贯注做作业的时间少,这需要家长的督促、陪伴。”

  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下社会,孩子是全家人的宝贝,其教育问题也因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们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正因如此,学校和老师在学生的教育上,地位变得愈发强势。但强势不是“任性”,我们应该认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老师和家长的职责界限,不能用学校教育替代家庭教育,更不该由老师的特殊作业“绑架”家长。

  按照社会分工,学校、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责任,应该各司其职。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家长的职能是生活中的老师,把学校教育压在家长身上的做法并不妥。表面上看似乎是齐心协力,但事实是,各种需要家长帮助完成的家庭作业,极大侵占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业余时间,甚至让家长在不自觉中把家庭教育时间“清零”了。

  再来看看实际效果:布置给小学生的作业,最后因为超出能力范围,只好由家长代劳。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真的能帮助孩子吗?其实不然。这样被迫“亲力亲为”的后果是孩子对大人的依赖,一旦独自面对作业,就表现出各种不自信。不仅孩子没有思考、没有进步,而且还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如今,这样的事早已不是个例。对于这一普遍现象,教育专家提醒,学校要顾及孩子的全面成长,要落实减负责任。家庭作业首先要适度,不应该把家庭当作课堂的“延伸”,占据孩子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不应该潜意识地把家长当作老师的“助教”,转嫁、推卸教育责任。

  在笔者看来,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视学生的能力而定,如果遇到一些挑战性问题,孩子实在不会,学校、家长就不应该强求。学校要给家长预留足够的家庭教育时间,鼓励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孩子创造个性化的发展之路,让孩子的生活回归丰富多彩的本色。

  归根结底,学生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实事求是,各自承担应尽的责任、做好份内的事,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别把家长当“助教” 2015-10-12 4035526 2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