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归来看民宿
好品质方能留住回头客
记者 李丹超 通讯员 黎彦
长假过后,熟人见面总要问一句“去哪儿玩了”。随着人们对旅游消费越来越精致化、度假式的期盼,逛景区消磨假期变得不那么受宠,而寻一处山水曼妙地住下、品几日“桃花源”里的慢生活,成了都市人对旅行的新注解。
省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426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11.6%。面对基数日渐庞大的人口“大迁徙”,各地的民宿究竟表现如何?
精品民宿一房难求
“原本我是想订裸心谷的,谁想到提前半月订居然没房间。”9月中旬,义乌人王女士就开始为全家人张罗“十一”假期的去处。她打开裸心谷度假酒店的官网,谁知10月1日到6日的房间早已预订一空。最后,王女士预订了另一家口碑较高的洋家乐,但也只“抢”到10月5日和6日两晚的三间客房。
价格高与订不到,在洋家乐身上是一对奇特的矛盾共同体。在旅行者对民宿的“疯狂”推崇下,莫干山一带的旧农房得以重生。一晚千元以上的费用,因为星级酒店式的待遇和绿水青山的周遭环境似乎变得理所应当。“十一”期间,德清洋家乐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976万元,入住率达100%。一位洋家乐业主告诉记者:“大多数客人从半年前就开始预订‘十一’客房,大部分洋家乐在节前一个月已完成预订。”
不难发现,民宿成了旅游产业中的一款“新鲜而带劲”的稀缺产品。旅游市场的“海报”中显示,今年的黄金周,西湖、西溪等传统核心景区不再是游客的唯一选择,杭州周边乡村的休闲度假份额增长迅猛,其中西部三区四县(市)接待游客量接近600万人次,实现7%的增幅。
消费体验大相径庭
从内蒙古旅行回来的小胡,在游记中分享了自己住民宿的经历:提前半个月就在网上预订了一家评价4星的民宿,结果到了之后地址不一样、名字对不上号,还是县城里一处低矮平房,安全真让人担忧。
虽然小胡的经历发生在省外,但也可以让人看到民宿经营中的相同问题:信息不真实、标准化难。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民宿?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提供旅客住所,是民宿的基础条件;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舒适、专业的乡野旅社,才是民宿的完整定义。
据统计,到目前我省共创建了1100多个农家乐集中村和特色村,农家乐经营户达1.45万户。1.45万户可以归入家庭旅社的范围,但满足民宿条件的还少之又少。
相较于精品民宿由工商资本“撑腰”,普通农家开办的民宿自然问题更为常见。毕竟,农家乐并不是换上了民宿招牌,就可以自抬身价,换汤更得换药。把握民宿“家”的内涵就已成功了大半。
提高品质要靠标准
民宿虽大都根植于农村,但要说其中的必备要素,应是“旅游+度假”。人们选择民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抛弃传统逛景点式的旅游方式,停留在一个地方充分休息、充分放松。
如何让这份停留变得饶有意义?来自加拿大的乡村旅游专家克里斯博士说过,中国的民宿下一步要和国际接轨,接轨的第一件事就是旅游人才和标准化的培育,尤其是标准化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大到乡村面貌的整体包装,小到一件旅游纪念品的细致打磨。
在一些古镇老宅,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出现蚊虫乱飞的景象;大都的普通农房,因为消防设施不齐备,一直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这些被忽视的细节,正在制约着民宿的进一步发展。
现实发展急切呼唤乡村旅游标准化。对乡村旅游来说,标准化是最难实现的要素。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并不是农房外立面的简单统一,而是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标准化。
如今,德清、桐乡、杭州等地纷纷制定民宿标准,组织行业协会自我监管。许多去过乌镇的游客纷纷称道,那里的民宿几乎每家格局都不一样,但安全标志、消防器材都放在醒目位置,让入住过程变得安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