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诺奖,让科学不孤独

  郭兴华

  斯德哥尔摩的中午11点45分,正是北京时间的下午5点45分,跨越6个时区,却隔不断一份共同的等待。

  随着托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克和阿齐兹·桑贾尔摘得诺贝尔化学奖,今年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的“上半场”落下帷幕。

  斯德哥尔摩的秋天,从波罗的海吹来的风让这里焕发出北欧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在来自全球的目光里,属于这座城市的这段秋天的时光闪耀着属于科学的金黄色。

  天涯共此时,当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都用不同的语言说着一个发音相近的词——诺贝尔,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个已有115年历史的奖项,人类将错过什么、失去什么。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命名的,他因发明炸药而闻名于世,一生却在为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恐惧而担忧,特别是炸药的威力。他生前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用来设立一个基金,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奖励那些在前一年里为人类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在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瑞典国内舆论一片谴责之声,他也因为没有把巨额遗产捐赠给瑞典,而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甚至还有政客指责,诺贝尔设立奖金支持个别杰出人物,无助于社会进步。

  好在经过诺贝尔遗嘱执行人的坚持,瑞典国王终于在1898年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瑞典国会后来也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1901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如今,115年过去,诺贝尔留下的财富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鼓舞着全球科学界不断勇攀高峰,拓展着人类认知的地平线。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属于寄生虫疾病治疗,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也凭借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的研究获奖,实现了中国诺奖历史性的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减少人类死亡的科研领域,一直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关注热点,由于传染病是人类的一大“天敌”,早期的获奖者大多都来自这个领域。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励了中微子振荡的研究,这也是粒子物理这个“诺奖宠儿”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有质量”这项重大发现也对之前的18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建构起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带来挑战。而回顾诺奖历史,突破、颠覆正是其固有的关键词。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属于基因修复领域的研究。正如颁奖词中所说,3名获奖者在分子领域绘制出了细胞如何完成DNA修复及保护遗传信息,他们的工作为活细胞功能的认知提供了基础知识,研究成果在未来可以为癌症治疗提供巨大帮助。回首百年,106次颁发的诺贝尔化学奖中,获奖最多的正是生物化学领域,有50次与该领域相关。可以说,鼓励传统学科的交融共通早已成为诺奖的一大特色。

  不管是生理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学科不同,但诺贝尔奖却看重的是科学研究带给人类的福祉,以及科学研究不断认识自然、探索宇宙的努力实践。正如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的奖章图案中,医学天才为了给生病的女孩解渴,正在收集从岩石上涌出的水,而她的膝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人类疾病和痛苦的消除,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都是诺贝尔奖极力倡导的科学的意义和宗旨。

  当初被部分瑞典人质疑“不爱国”的诺贝尔奖,也早已实现了穿越国家和种族的情感升华。今年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方面的获奖者,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土耳其等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在诺奖自然科学之外的另一个领域——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摘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正是书名焕发着沧凉感的《百年孤独》。诺奖的火种也已薪继百年,而属于全人类的这笔精神财富却让科学研究不再孤单,也让人类以科学之名共同携手并肩、不再孤单。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诺奖,让科学不孤独 2015-10-08 4032649 2 2015年10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