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箩化身“传家宝”
本报普陀10月5日电(记者 谢国平 通讯员 翁盈昌) 说出来也许你不信,杜老汉家的“传家宝”既不是金银首饰,也不是珍稀字画,却是两只谷箩。“这两只谷箩是我献给博物馆的。别看它貌不惊人,但有传奇故事。”10月5日,76岁的舟山普陀沈家门街道老渔民杜维兴主动当起讲解员,给来普陀博物馆的参观者讲解自己家78年4次搬家的故事……
这是两只普通不过的谷箩,圆口凸肚窄底,呈赭红色,在灯光映照下隐隐发光。“每只装个百把斤没问题。”
杜维兴原籍宁波镇海。抗日战争前,老杜父亲迫于生计来沈家门捕鱼。落脚后,于1937年将妻子连同两个子女,从镇海接到沈家门——这是第一次搬家。那天,父亲挑着这担谷箩——前头睡着1岁的儿子,后头坐着3岁的大女儿,孩子屁股底下垫着几件破衣裳,连人加家当不上百斤——这是全家的家产。
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原租住的破旧草屋已容纳不下,杜维兴8岁那年,杜家第二次搬家——1948年,靠父母辛勤劳动和省吃俭用,加上借和赊,购买到沈家门滨港路外道头3间低矮平屋。
“住在这样低矮房子里,一下雨,水直接冲进屋里。”老杜边说边摇头,更严重的是台风天,山上泥沙往下冲刷,加上海水倒灌,鞋子当船撑是常事。“有一次,连床也漂起来了。当年,和我家老太婆结婚时,最怕下雨天……”杜维兴说起这段故事,一旁的老伴也笑了。
杜维兴16岁下海捕鱼,在当时的荷外渔业大队木头船里当“伙浆囝”(船上烧饭),到了1974年,做了“渔老大”。依托集体经济收入,杜维兴于1987年在半升洞地段总算造起单门独户式两层楼房,计180多平方米,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房屋朝向从朝西改为朝南,地基也提高不少,再也不愁进水。第三次搬家那天,除谷箩挑外,还用上手板车,办了进屋酒。从破旧低矮的旧房子搬进自己亲手造的楼房里,老杜笑得合不拢嘴。
六十岁那年,老杜从渔业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领取荷外村发给的养老金。
去年10月,杜家第四次搬家,老杜把旧家具、旧电器送给亲戚朋友;旧衣服、旧日用品全当废品卖掉,唯独藏在阁楼里的两只谷箩不肯丢掉。儿子和媳妇笑着说:“这是阿拉家的传家宝,比金银财宝还稀罕。”搬家那天,老杜小心翼翼把洗干净的两只旧谷箩用旧被单包起来。在新家,老杜时不时地把谷箩拿出来瞧瞧;碰到晴天还晾晒一下。
前些日子,杜维兴把珍藏的两只谷箩拿出来,无偿献给普陀博物馆。老杜说:“这两只谷箩见证了新中国成立来老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在博物馆里和别人分享,比藏在自家屋里所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