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过个文化节
●唐云艺术馆:已往湖山·95国美回归展 ●西湖博物馆:“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展
●潘天寿美术馆:水印木刻联展 ●杭州博物馆:“最忆是杭州”全新通史陈列亮相
本报杭州9月30日讯 (记者 刘慧 见习记者 董小易) 大街小巷红旗招展,人们喜气洋洋。哦,别忘了,国庆长假去杭城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走走看看,有趣的好看的各种展览正等着你呢!
30日,“已往湖山·95国美回归展”在唐云艺术馆开展,展出赵药鹏、吴自立、马庆和、张树利、谢景勇等17位艺术家的数十幅国画作品。参展艺术家大部分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95届高研班的同学,而赵药鹏是他们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20年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艺术青年,20年后的今天,不仅是同学、师友的重逢,更是一场关于当代中国画的交流和探讨。
你见过潘天寿专门为木版水印画的画吗?建议你去西湖边的潘天寿美术馆吧,在那儿你会看到“生长的传统——缙云木活字·紫竹斋·德格印经院”的精彩。
缙云木活字印刷术主要用于民间家谱印刷,德格印经院将藏族“唐卡”艺术融入刻版中,是木制印版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创新。紫竹斋木版水印是运用饾版水印技艺,经勾描、刻版、印刷三道主要工序,完成中国水墨画的复制。紫竹斋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印木刻研究室。
对了,穿过马路,就是杭州西湖博物馆。那里的“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展,正在集中展出全国27家博物馆精品——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藉由这条通道,中国的丝绸及养蚕丝织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地。丝绸之路就是一条“丝绸”之路。那么何以证明呢?且让我们在这里慢慢看来。
沿着西湖穿过断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向观众展示的“瞻彼其奥 绿竹猗猗——浙江竹刻精品展”好看又有趣。浙江的竹刻艺术据考至迟兴起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当时的竹刻艺术流派主要分为嘉定、金陵两派,在我省的嘉兴、湖州等地较为流行的是嘉定派。本次展览不仅遴选出了省博物馆珍藏的清代竹刻精品,还汇集了我省多位竹刻名家的代表作,其中有已故竹刻领军人物钟山隐先生的作品。钟山隐的竹刻技艺堪称江南一绝,刀法苍润古朴,不落前人窠臼。
有可能,这辈子你都没见过这么多好看的《恐龙蛋·诞恐龙》——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这个特展以中国出土的恐龙蛋、蛋窝、胚胎、恐龙幼年个体等精美化石,展示了恐龙生活的另一面,也是世界首个系统性介绍恐龙蛋的主题展示。展览展出化石标本逾百件,它们产自浙江、河南、陕西等地。这些稀有而奇特的化石将激发人们对远古恐龙繁衍的认知力和想象力。
作为老杭州城最繁华的地方,吴山脚下最近又添新的文化风景。10月1日起,修葺一新的杭州博物馆南馆将与市民见面,全新的通史陈列“最忆是杭州”同时亮相。“最忆是杭州”通过文物、视频、图像、雕像等多种方式,系统地展示了杭州的历史发展、文脉传承、人文精神。10月2日,杭州博物馆的临时展馆中,“汉字源流展”也将开幕。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于1990年在半山石塘村战国墓出土的水晶杯也将再度亮相。此杯用整块天然水晶制成,素面无纹,造型现代,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其制作工艺之精湛,到现今仍是未解之谜。
书画传情迎远客,翰墨飘香聚高朋。国庆节,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去逛逛“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山水作品展暨2015浦江·第八届中国书画节”。此次展览共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山水画作品194件。中国美协在浦江设立了写生创作基地,有兴趣的你还可以在那儿住些日子,顺便写生采风,把画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