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永不褪色的记忆

  记者 丁谨之

  9月30日,第二个烈士纪念日,往事刹那尚在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串永不褪色的姓名。他是冲入火场的勇敢少年,他是跃下冰窟的救人英雄,他也是以血肉之躯封堵枪眼的钢铁战士。

  烈士,是他们共用的名字;无畏,是他们相同的品质。血色作底,一段段为他们抒写的传奇,在荧屏上演绎,在书页中传承,渐渐融入我们的血液与骨髓,铸就坚强不屈的民族之魂。

  第一次听闻英烈故事时的感动,你可还记得?那时,或许我们仅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但心中点燃的至高敬意,再也不曾熄止。

  没有人会遗忘,甲午怒涛、卢沟残月,捐躯从此赴国难;泸定夺桥、四平血战,壮士视死忽如归。

  他们,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留下“魂魄毅兮为鬼雄”的不朽篇章,写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伟史诗。

  ——闽西长汀,罗汉岭下,36岁的瞿秋白面向北方盘膝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你们开枪吧!”

  ——春日北平,柳絮飘飞,临刑前的李大钊仰首挺立,将对未来的希冀,倾注在“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振臂高呼中。

  没有人会遗忘,那些和平年代中的他们,面对灾难和死神,大义凛然、知难而上,将生机与希望留给他人;不畏牺牲、义无反顾,以温情与坚毅,展现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怀。

  ——北风萧瑟,呼救声紧,正与妻儿漫步街头的孟祥斌纵身一跃,在与冰冷江水的搏击中,以生命为代价,救起轻生女子。

  ——飞物袭来,千钧一发,强忍剧痛的客车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稳稳当当地踩下刹车,将24名乘客带离危险的边缘。

  英烈,并非仅仅是纪念碑上的一笔一划。他们,是屹立在历史长河中的雕像,也是这个时代里高耸的精神丰碑。

  走过炮火硝烟,历经和平年代,半个多世纪的长风吹过,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们刻画出光阴的痕迹,成为了时代的标识,诉说着过往的壮怀激烈。

  在纪念烈士的日子里,他们的伟岸身影,促使我们自我审视、自我警醒,担负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直面未来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

  总有一些东西,在心头永驻。在平凡人生的艰难时刻,在刻不容缓的危急关头,烙印在我们生命中的英烈,教会我们抉择,给予我们勇气,陪伴我们共同度过。

  春秋几度,斗转星移。英烈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不死。他们,是永远年轻的血。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永不褪色的记忆 2015-09-30 4026224 2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