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文体

省食药监局国庆前进行专项检查

杭州部分景区餐饮卫生不规范

  本报杭州9月28日讯 (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祝晓艳) “海鲜和切肉的墩板为什么没有明确区分?”“防鼠的措施是什么?”西溪湿地慢生活区的一家烤鱼餐厅里,执法检查工作人员将发现的一个个问题抛给后厨的主管,主管的额头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国庆节前夕,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区餐饮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杭州西湖、西溪等景区周边餐饮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排除隐患,确保节日食品安全。

  执法检查工作人员重点检查各餐饮商户的经营主体资格、进货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证、台账登记、厨房卫生以及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等情况。从检查情况来看,杭州风景区的节前餐饮市场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但检查也暴露出部分商户存在卫生不规范的问题。

  厨房的地面湿漉漉,有苍蝇不时落在水池中的碗筷上和切肉、切菜的墩板上,水池下几口大锅里存积着带着铁锈的浑水……在西溪湿地慢生活区名为“汝拉小镇”的餐馆,尽管餐厅经理一再宣称后厨都是按章作业,但检查人员还是在厨房里发现了不少问题。灶台旁的架子上,一把用锡纸包裹的烧烤串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打开锡纸发现是几串大虾。后厨工作人员解释这些虾是中午剩下的暂时放在这里。“晚上再拿来卖吗?”面对检查人员的质问,工作人员只是支支吾吾地摇头。

  在西溪喜来登度假酒店餐厅,执法人员并没有看到餐饮企业必须悬挂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酒店经理给出的解释竟是“公示牌和酒店的装修风格不符”。检查人员对酒店现场予以了批评。据执法人员介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根据国家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要求分A、B、C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平脸”卡通形象表示,但检查过程不少量化等级低的餐饮单位往往会不挂牌。

  在位于灵隐寺附近的杭州九里云松度假酒店的面点操作间,执法人员发现这里的自做面点并没有标明配料成分,而这是在浙江今年以来试行的食品新规里明确要求的。“新的现榨果汁地方标准也已经出台,今后制作现榨果汁也必须标明成分,确保消费者知情权。”执法人员告诫后厨主管,作为工作职责,必须对新出台的所有食品新规心知肚明。

  “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管理不断规范,基本能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经营,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还是屡见不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处处长王水荣告诉记者,国庆前后全省食药监系统将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地毯式排查景区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隐患,仅西湖周边就排查600余家餐饮企业,努力把食品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招徕全球游客的各个景区代表着浙江的形象,绝不能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打脸’。”


浙江日报 人文·文体 00016 杭州部分景区餐饮卫生不规范 2015-09-29 4027183 2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