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今日绍兴

治“为官不为” 促干部有为

  通讯员 卢秋键

  本报讯 上班时间玩游戏看小说、电脑手机上浏览股票……前不久,嵊州市纪委通报了17名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作风问题,并作出了相应责任追究。据了解,今年以来,嵊州市已经对113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

  在正风肃纪成为新常态的形势下,嵊州针对少数党员干部的“为官不为”现象,从三个层面加强督查:对乡镇、部门重点工作运用红黄牌警示督办;对部门中层实施关键岗位跟踪督评;对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作风建设量化评价管理办法,剑指“六失”现象,对干部执行制度、履行职责、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扣分达一定数值后,将对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调整,对机关工作人员扣发工资和奖金,以精细化管理促进干部认真做事。

  同时该市加大了明察暗访力度,自2014年以来,嵊州已开展各类明察暗访231次,处理人员232名,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9名。去年年底,该市某村村干部违规分配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名额,被群众举报。经调查,发现相关部门的干部在这一事件中没有履行职责。因此,嵊州市纪委对该村所在乡镇7名机关干部予以问责,其中3人还予以党纪处分。

  为使干部克服“为官不为”的懒政思维,嵊州市领导坚持带头干事。去年以来,每位市领导牵头推进一个重大项目,担任主要河道“河长”推进“五水共治”,包案信访难题主动接访群众,带动了各级干部克难攻坚。

  转变干部作风,助推经济发展,更需要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嵊州市明确提出“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思路,努力营造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的用人环境。嵊州市委把272名年轻干部用到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等急难险重的一线岗位上磨练,表现优秀的才列为后备干部。同时,围绕有效投资、“三改一拆”、维稳信访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对乡镇、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量化排名,原则上全市排名前5名方可被列为可提拔对象,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浙江日报 今日绍兴 00028 治“为官不为” 促干部有为 2015-09-29 浙江日报2015-09-2900011 2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