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今日绍兴

为了水乡天更蓝

——绍兴供电公司开展电能替代工作侧记

  通讯员 王乾鹏 章奇斌

  本报讯 “以前是烧煤锅炉定型袜子,现在换成电能驱动的定型机了。”绍兴诸暨申吉袜子定型厂在大唐镇喧闹的103省道杭金线一侧,老板陈申吉是个30刚出头的小伙子,他领笔者来到生产车间,指指一台绿色的机器说道:“看,这台就是电能驱动定型机。”陈申吉的企业从今年3月初以来,通过 “电能替代”,彻底告别了锅炉,升级为无污染的电能设备。在对面的仓储间,高耸的锅炉和烟囱已经废弃。

  “我算了笔账,将烧煤锅炉换成电能驱动的定型机后,一年可减少燃煤约20吨,少排放很多废气,厂区的环境也清爽了,工人干劲更足了。” 陈申吉边走边算这笔账。

  “实施电能替代工作,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 许奇超,绍兴供电公司营销部大客户经理,一直负责电能替代工作,“直燃煤和油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其中PM2.5中的50%至60%源于燃煤,20%至30%来自燃油,而电能在终端消费环节的转换效率明显优于煤和油,具有更加便捷、安全、清洁的优势。”

  近年来,绍兴市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产业项目,倒逼城市转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去年,以诸暨市大唐镇为代表开展燃煤锅炉淘汰专项整治等为内容的“六大专项整治”行动,是该地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推动绍兴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绍兴供电公司主动走访相关政府部门,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作为“国际袜都”,这项工作率先得到了大唐镇的大力支持,今年9月7日在该镇范围内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着重对大规模的用电定型设备和燃气锅炉实施电能替代改造。

  9月15日,在绍兴诸暨,天空“沉着脸”,雨下个不停,国网浙江诸暨市供电公司市场班客户经理李冬军风雨无阻,随身携带着电能替代项目宣传册和客户“拜访清单”,马不停蹄到几个有意向实施电能替代项目的企业赴约。今年,与申吉袜子定型厂一样,诸暨不少单位都开启了电能替代项目。

  为了更好地促进电能替代项目落地,供电部门积极与当地经信、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了电能替代专题汇报,起草“关于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工作意见”的文件,包括争取多个电能替代技术的相关具体补贴政策,提交政府相关部门讨论。同时绍兴供电公司出台了专项用电配套政策,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用电业务流程,实行“一条龙”全程快速办理用电业务,确保替代项目新增业扩工程“无缝”接入。

  现在,在促进电能替代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绍兴供电公司工作已成效初显。早在2014年,诸暨市供电公司结合诸暨当地市场环境,加强同政府沟通汇报,主动献计献策,促请政府出台了电能替代相关补贴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作的开展。

  截至8月15日,今年绍兴公司共完成电能替代项目165项,累计完成替代电量3.51亿千瓦时。

  “绍兴地区中小企业发达,有许多是家庭作坊式的,‘低小散’的生产结构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部改变。”,在对全市学校、化工、印染、纺织、洗浴、食品、服装制造等400多家使用煤锅炉企业、机构进行走访调查后,许奇超发现这是推广电能替代的一个难点,“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机遇,这也是下一个阶段我们努力的目标。”


浙江日报 今日绍兴 00027 为了水乡天更蓝 2015-09-29 浙江日报2015-09-2900008 2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